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一直是生命科學中熱門的研究領域。通過解析蛋白質分子結構,,我們可以獲得很多重要的蛋白質功能機制的信息,。X射線晶體學技術是人們了解原子世界的利器,也是結構生物學中主要的研究方法,。
擁有一臺自己的蛋白質晶體衍射儀是很多結構生物學實驗室的夢想,。然而……
♦ 傳統的轉靶蛋白質晶體衍射儀復雜,且高昂的維護費用,,讓很多結構生物學實驗室面臨著“買得起,,養(yǎng)不起”的苦惱。
♦ 而小分子晶體衍射儀常用的普通封閉靶光源又無法滿足結構生物學研究的需要,。
♦ 此外,,蛋白質晶體的晶胞通常很大,需要大面積的探測器,。影像板(IP)雖然大,,但速度太慢,靈敏度太低,。
♦ 而小面積的CCD和HPAD探測器不能有效率地收集高質量,,高分辨率的蛋白質晶體衍射數據。
在科學研究追求綠色,,質量和效率的今天,,結構生物學實驗室更希望擁有一臺既有高性能,又同時省心,,低維護的衍射儀,。
Bruker公司一直致力于為晶體學工作者提供好的科研助手,想客戶所需,予客戶所求,。新一代的D8 VENTURE- IμS PHOTON III在保證蛋白質晶體學研究所需高性能的同時,,零維護的特點大大降低了您后期的擁有成本,讓您真正擁有一臺省心,,強大的科研助手,。
▲D8 VENTURE
1
D8 VENTURE-IμS PHOTON III的特點
♦ 零維護,光強度接近微焦斑轉靶的IμS3.0 微焦斑光源
♦ 零維護,,光強度超越微焦斑轉靶的IμS Diamond微焦斑光源
♦ 媲美同步輻射探測器性能的混合光子計數型探測器PHOTONIII
♦ 高精度的Kappa測角儀,,采集更多有效的SAD衍射數據
♦ 整機無任何水冷部件,安全性高
2
PHOTON III 混合計數探測器(MMPAD)
——更接近完美的光子計數模式
1.在像素陣列探測器中,,光子計數模式和電荷積分模式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
2.光子計數模式對弱衍射點檢測優(yōu)化,,計數沒有讀取噪音;
3.電荷積分模式對強衍射點計數更準,,是好的計數模式,。
那PHOTONIII又是怎樣的呢?
♦ PHOTONIII是開始采用了混合計數模式的探測器,,同時具有兩種模式:弱衍射點采用光子計數,強衍射點采用積分模式,。
♦ *的計數模式使得PHOTONIII不僅擁有量子極限的靈敏度,,準確采集極弱的衍射信號,而且沒有傳統的HPAD探測器電荷分享噪音以及計數頻率飽和等問題,。
不僅如此,,PHOTON III是目前室內衍射儀大的像素陣列探測器,20 × 14 cm2 ,,是傳統的HPAD探測器面積的5倍,。超大的有效面積可以大大提高蛋白晶體衍射數據收集的速度,確保蛋白晶體衍射點的有效分離,,兼顧到完整度和冗余度,,達到高的數據收集效率和質量。
▲Photon III and frames
3
IµS3.0 和 IµS DIAMOND 光源,,*的穩(wěn)定性
專門為晶體學設計的IµS3.0 和 IµS DIAMOND光源,,革命性地將微焦斑固定靶光源的強度提升到了微焦斑轉靶的水平,*日常蛋白質晶體篩選和測試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風冷的設計,大大延長了光源的使用壽命,,賦予了IµS3.0 和 IµS DIAMOND*的穩(wěn)定性,,讓您不必再為高昂的維護費用而煩惱。
4
實驗案例:
50µm的小晶體,1小時獲得高質量的SAD數據解析結構
溶菌酶晶體通常用于測試儀器的性能,。
♦ 我們挑選了一顆很小的溶菌酶晶體(25 µm × 50 µm × 65 µm)在D8 VENTURE-IµS 3.0 PHOTON III儀器上進行測試,。
♦ 曝光時間僅為10s/0.3°。
盡管晶體很小,,曝光時間很短,,我們還是能夠在2theta= 0度的條件下,僅用了一小時(IµS DIAMOND可只用0.5 h),,收集到1.5A分辨率的數據,,并且使用SAD法快速解析了晶體結構。而傳統的蛋白質晶體衍射儀,,需要6 h以上才能完成類似的工作,。
通常室內衍射儀S的SAD數據需要收集到很高的冗余度(> 10),提高數據采集的精度,,才能獲得有效的反常散射信號,。而本數據中冗余度很低,依然能夠順利地用S原子的反常散射信號解析結構,。這表明PHOTON III混合計數模式在數據采集精度上具有*的優(yōu)勢:同時準確測量弱衍射點和強衍射點,,沒有電荷分享噪音。
D8 VENTURE-IμS PHOTON III蛋白晶體衍射儀將高性能和零維護綜合在一起,。
知您所需,,予您所求, 您值得擁有!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