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北京中諾泰安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致病菌真菌毒素檢測產(chǎn)品>>沙門氏菌測試片>> 沙門氏菌測試片24片/包
程:
沙門氏菌測試片
方法編號:5041
1 適用范圍:可用于各類食品和原料中沙門氏菌的定性和初篩檢測。以及突發(fā)事件應急檢測需要,。
2 方法原理:將選擇性培養(yǎng)基中加入專一性的辛酯酶顯色劑,,并將其加載在紙片上,通過培養(yǎng),,如果樣品中含有沙門氏菌,,即可在紙片上呈紫紅色的菌落。
3 操作方法
3.1樣品處理:無菌稱取待測樣品
3.2接種:將測試片置于平坦實驗臺面,揭開上層膜,,用無菌吸管吸取1mL樣品勻液慢慢均勻地滴加到紙片上,,然后再將上層膜緩慢蓋下,靜置5 min使培養(yǎng)基凝固,,zui后用手輕輕地壓一下,。每個樣品接種兩片。
3.3培養(yǎng):將測試片疊在一起放回原自封袋中,,堆疊片數(shù)不超過12片,,透明面朝上水平置于恒溫培養(yǎng)箱內(nèi)。培養(yǎng)溫度為
3.4結果觀察:對測試片進行觀察,,呈紫紅色的菌落為沙門氏菌;呈藍色的菌落為其他大腸菌,,葡萄球菌不生長,。
4 附加說明
4.1有關驗證試驗表明,測試片具有較強的敏感性,,在1.5×10-8稀釋時仍可檢出菌落,。臨床實際應用結果顯示陽性檢出率高于分離培養(yǎng)法1.84‰,復查準確率提高約13.0%
4.2 本法還可應用于從業(yè)人員體檢,、中毒樣品和物體表面的檢測,,用取樣棉簽涂抹被測物體表面,放入裝有3mL滅菌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搖晃10s,,然后取1mL接種到測試片上。
4.3注意使用過的測試片上帶有活菌,,需及時按照生物安全廢棄物處理原則進行處理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1 流行病學特點
1.1中毒食品以動物性食品為多見,。主要是肉類,如病死牲畜肉,、冷葷,、熟肉等,也可由魚,、禽,、奶、蛋類食品引起,。
1.2中毒大多發(fā)生在5~10月,,但全年均可能發(fā)生。
1.3中毒原因主要是由加工食品用具,、容器或食品儲存場所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前未加熱處理或加熱不*而引起,。
2 臨床表現(xiàn)
2.1中毒潛伏期多為4~48小時,。
2.2類敗血癥型:起病突然,有高燒,、出冷汗和輕重不一的胃腸炎癥狀,一些患者可有骨髓炎,、肺炎,、腦膜炎等合并癥,此型主要是由豬霍亂沙門菌引起,。此型少見,。
2.3類感冒型:體溫升高,、惡寒、全身不適,,四肢及腰部疼痛,、鼻塞、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癥狀,,需要與流感鑒別,。
2.4類霍亂型:有劇烈的嘔吐、腹瀉,,大便呈米湯樣,。體溫升高、惡寒,、全身無力,、腹痛。病人可出現(xiàn)嚴重脫水以導致循環(huán)衰竭,。嚴重者有昏迷,、抽搐、譫語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
2.5類傷寒型:病情緩和,,突出的有高燒,體溫可高達40度以上,,頭痛,、全身無力、四肢痛,、腓腸肌痛或痙攣,、腰痛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紊亂。有時在唇周圍,、舌頭上出現(xiàn)許多皰疹,,胃腸炎癥狀不明顯。此型大多數(shù)由甲,、乙,、丙型副傷寒沙門菌引起。
2.6胃腸炎型:突然發(fā)病,,發(fā)燒,,體溫可達38-40度以上,伴有惡寒,、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吐,、瀉嚴重者有脫水現(xiàn)象,如舌唇,、口腔,、咽喉干燥、口渴,,嚴重者可出現(xiàn)感染性休克,。此型主要是由鼠傷寒沙門菌、腸炎沙門菌引起,。
3 預后:預后患者可因病情輕重而反應不同,,輕者3~4天癥狀消失;病情嚴重或年老體弱者及兒童,,如不及時搶救可發(fā)生死亡.病死率在0.5%左右,。
4 診斷依據(jù)
4.1符合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點和臨床表現(xiàn)。
4.2由可疑食品,、同一患者嘔吐物或腹瀉便中檢出血清學型別相同的沙門氏菌,。
4.3如無可疑中毒食品,從同一起中毒的幾個病人的嘔吐物或腹瀉便中檢出血清學型別相同的沙門氏菌,。
4.4必要時可觀察分離出的沙門氏菌與病人血清的凝集效價,,恢復期應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約升高4倍)。
5 治療原則
5.1 急救
5.2抗生素治療,。
5.3補充水分和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
5.4 對癥治療
6 控制與預防
6.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6.2防止食品被沙門氏菌污染。不食用病死牲畜肉,加工冷葷熟肉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
6.3高溫殺滅沙門氏菌,。如烹調(diào)時肉塊不宜過大,,禽蛋煮沸8分鐘以上等。
6.4控制沙門氏菌的繁殖。低溫冷藏食品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