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汽車電子EMC試驗為例,,參考標準:GB/T18655車輛、船和內燃機 無線電騷擾特性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制和測量方法(等同于國際標準CISPR25)用于考查汽車及其零部件產生的各種電磁騷擾對車內無線接收機的騷擾程度,,并對騷擾以限制形式加以限制
運行條件:
被測件不同的運行條件能夠影響發(fā)射測量結果,。在進行零部件/模塊測試時,被測件運行應該參考車輛實際情況,,確定典型負載和其他條件,,以便得到最大發(fā)射狀態(tài)。運行條件應在試驗計劃中作出規(guī)定,。
為了確保零部件/模塊在試驗期間的運行是正確的,,應使用外設接口單元來模擬車輛裝置。依據(jù)運行模式,,被測件上所有重要的傳感器和執(zhí)行部件的連線都應與外設接口單元相連,。外設接口單元應能夠按照試驗計劃對被測件進行控制。
外設接口單元可以安裝在屏蔽室內部或外部,。如果安裝在屏蔽室內,,外設接口單元產生的騷擾水平應至少比試驗計劃規(guī)定的試驗限值低6 dB。
傳導發(fā)射試驗
試驗目的:為了測量EUT電源線信號線的連續(xù)騷擾
試驗全程在電波暗室中進行
具體要求:
用于傳導發(fā)射(電壓法)的參考接地平面的最小尺寸應為1 000 mm×400 mm,。
用于傳導發(fā)射(電流探頭法)的參考接地平面的最小尺寸應為2500mm×400mm,。
用于輻射發(fā)射的參考接地平面的最小寬度應為1 000 mm,,最小長度應為2 000 mm,,或者比整個設備各邊大200 mm,兩種情況取其大者,。
——被測件遠端接地(指車輛電源回線大于200 mm):使用兩個人工網絡,,其中一個接電源正極,另一個接電源回線,。
——被測件近端接地(指車輛電源回線小于或等于200 mm):使用一個人工網絡,,用到電源正極上。
人工網絡應直接安裝在參考接地平面上,。人工網絡的外殼應與參考接地平面搭接,。
人工網絡的測量端口地與參考接地平面間的直流電阻應不超過2.5 mΩ。
電源回線應與參考接地平面相連(在電源和人工網絡之間),。
未與測量設備相連的人工網絡測量端口應連接50Ω的負載,。
頻率范圍:0.15MHz~108MHz
測試方法:電壓法
被測件位置:應放置在無導電性、低相對介電常數(shù)材料(εr≤1.4)上,,距參考接地平面上方50 mm±5 mm,。
被測件外殼不應與參考接地平面相連,除非為了模擬實際車輛結構。
被測件各表面距參考接地平面邊界至少100 mm,。
被測件外殼接地時,,接地點離參考接地平面邊緣至少100 mm。
試驗線束位置:
人工網絡連接器與被測件連接器之間的電源線長度Lp應為200mm,。
線束沿一條直線放置在無導電性,、低相對介電常數(shù)材料(εr≤1.4)上,距參考接地平面上方50 mm±5 mm的位置,。為了使電源線和輸入/輸出導線之間的耦合最小,,不同類型導線間距應盡量大(輸入/輸出導線與連接人工網絡和被測件的電源線間垂直距離≥200mm。
負載位置:
模擬負載可以放置在靠近參考接地平面的位置(當模擬負載外殼與參考接地平面搭接時),;或者模擬負載安裝在ALSE的外面,,被測件的試驗線束通過射頻邊界連接到參考接地平面
注:當模擬負載放置在參考接地平面上時,模擬負載的直流電源線應該直接與電源相連而不應再通過人工網絡
說明: | |
1——電源(可能布置在參考接地平面上) | 8——優(yōu)質同軸電纜(50Ω),,如雙屏蔽線 |
2——人工網絡 | 9——測量設備 |
3——被測件(如果試驗計劃要求則應將殼體接地) | 10——屏蔽室 |
4——模擬負載(如果試驗計劃要求則應將金屬外殼接地) | 11——50Ω負載 |
5——參考接地平面 | 12——壁板連接器 |
6——電源線 | 13——試驗線束(不包含電源線) |
7——低相對介電常數(shù)支撐物(εr≤1.4) |
頻率范圍:0.15MHz~108MHz
測試方法:電流法,,在距離被測件50 mm和750 mm兩處用探頭測量發(fā)射。
被測件位置:
被測件應被放置在無導電性,、低相對介電常數(shù)材料(εr≤1.4)上,,距接參考地平面上方50 mm±5 mm的位置。
被測件的外殼不應與參考接地平面相連,,除非是用于模擬實際車輛的裝配情況,。
被測件距參考接地平面的邊緣不小于100mm且距暗室墻體不小于500mm。
試驗計劃應該模擬實際車輛布置并指明遠端還是近端接地,、絕緣襯墊使用情況,、以及被測件外殼與參考接地平面的電連接。
測試線束位置:
試驗線束應為1700mm長(或試驗另有規(guī)定),,并且應放置在無導電性,、低相對介電常數(shù)材料(εr≤1.4)上,位于參考接地平面上方50 mm±5 mm的位置,。
除非在試驗計劃中另有規(guī)定,,否則這些試驗線束應該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靠近。
注:如果被測件具有多端口連接器導致有多捆線束時,,試驗計劃中應規(guī)定哪些線纜應夾入電流探頭中進行測量,。無任何規(guī)定時,每捆線束(連接器)應分別進行測量,,然后再將所有的線纜集中到一起進行測量,。
一般最大發(fā)射的位置盡可能接近EUT連接器。在EUT裝備金屬外殼連接器時,,探頭應夾住與連接器外殼接近的電纜,,但不能夾到連接器外殼.EUT以及試驗布置各部分離接地平面邊緣最小100 mm距離,。
注:一些額外的試驗,包括只有正極性電源線和/或負極性電源線被圈在探頭內,,應在試驗計劃寫明,。這種試驗布置的限值應在試驗計劃中明確。
1—電源 | 9—測量儀器 |
2—人工網絡 | 10—屏蔽室 |
3—EUT(接地,,如果在試驗計劃中明確) | 11—光纖饋通 |
4—負載模擬器(根據(jù)ISO 11452-4來布置和接地) | 12—壁板連接器 |
5—接地平面 | 13—光纜 |
6—導線線束 | 14—電流探頭(兩個典型位置) |
7—低相對介電常數(shù)支撐物(εr≤1.4) | 15—模擬和監(jiān)視系統(tǒng) |
8—優(yōu)質同軸電纜(50Ω),,例如雙層屏蔽 | d—EUT到最近的探頭位置的距離 |
18655參考電壓法限值
18655參考電流法限值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