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飛釩特鋼集團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國外軸承鋼的冶煉生產流程
軸承鋼冶煉
? 電爐流程,,即電爐——爐外精煉——連鑄或模鑄——軋制,;
? 轉爐流程,,即高爐——鐵水預處理——轉爐爐外精煉——連鑄——軋制;
?特種冶煉方法,,即真空感應爐(VIM)——電渣重熔(ESR)——軋制或鍛造,。
典型的軸承鋼生產流程
? 瑞典SKF:100t EF—ASEA-SKF—IC,生產Ø12-32mm棒線材,、外徑90-200mm及外徑55-110mm鋼管,;
? 日本山陽:廢鋼預熱——90 t EF(偏心底出鋼)——LF——RH——CC(立式3流,370mm×470mm)或IC——熱軋(材)和冷軋,。生產Ø102-600mm棒材等,外徑50-180mm熱軋鋼管,,外徑22-95mm冷軋鋼管,;
? 日本大同:廢鋼預熱——90tEAF——LF——RH——CC(370mm×480mm);
? 日本神戶:高爐——鐵水預處理——80tLD-OTB頂?shù)讖痛缔D爐——除渣——ASEA-SKF鋼包精煉——連鑄(2流立彎型,,300mm×430mm),,生產Ø18-105mm棒線材;
? 日本川崎:高爐——鐵水預處理——轉爐——鋼包精煉——真空——連鑄(4流400mm×560mm),;
? 日本住友:高爐——轉爐——VAD/RH——連鑄/模鑄(410mm×560mm),,棒線材;
? 日本新日鐵:高爐——轉爐——LD轉爐——LF鋼包精煉——RH——連鑄,,生產Ø19-120mm棒線材,;
? 日本愛知制鋼:EAF——鋼包精煉——RH——連鑄,生產Ø16-100mm棒線材,;
? 德國克虜伯:110t UHP- EAF——鋼包冶金——連鑄(6流260mm×330mm),,生產Ø28-80mm棒線材。
國外軸承鋼的生產工藝特點
? 爐子大型化,;無渣出鋼,;Al脫氧;真空或非真空條件下長時間攪拌,;高堿度渣精煉,;連鑄。
? 相關技術體現(xiàn)在:鋼包耐火材料的堿性化及鋼包和中間薄的高溫預熱,。
? 具體精煉技術體現(xiàn)在:初煉鋼液的低氧化和低溫化,;初煉爐出鋼的鋼渣分離;精煉渣的合成化和液相化以及在線分析化;鋼液精煉的模型化(包括吹氬攪拌的流量,、時間以及吹氬位置),;鋼包澆鋼的出渣;溫度和成分以及鋁脫氧工藝的過程控制,。
? 連鑄技術體現(xiàn)在:鋼包和中間包的留鋼,;鋼流澆注氣氛的惰性化和防堵;中間包鋼水的大容量化,;中間包鋼水流動的*化,;結晶器鋼液面的穩(wěn)定;連鑄坯的大型化,;二冷噴霧的均勻,;電磁攪拌的多極化;輕壓下技術,。
軸承鋼生產的基本條件
? 大容量初煉爐,,保證鋼水低磷,成份溫度合格,,實現(xiàn)無渣出鋼,;
? 具備加熱、真空,、合金微調的精煉裝置,,最大限度脫除氧、氫等氣體,。保護澆鑄防二次氧化,;
? 采用多極組合電磁攪拌和輕壓下技術,保證鋼坯的中心質量,,減少中心偏析,;
? 軋機均為無扭無張力高速軋機軋制,保證軋材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
? 國產軸承鋼精煉比已經達到100%,,平均氧含量已達到8×10-4%,好的達到4×10-4%,,但是與瑞典SKF,、日本山陽等先進的廠家相比,在鋼中微量雜質元素含量,、表面質量及內部質量穩(wěn)定性方面仍有差距,。如鈦含量偏高,普遍在0.003%以上,。
? 我國棒材比重很大,,占80%以上,,管材幾乎為零,線材,、帶材比重也較低,。
電弧爐流程冶煉軸承鋼
? UHP EAF-LF-VD-CC或IC為例,工藝流程為:電爐出鋼——LF座包工位(底吹氬開始)——測溫——供電造渣——脫氧和脫硫——調整成分——測溫——VD工位——真空精煉——喂線(鋁脫氧或鈣處理,,底吹氬結束)——連鑄平臺測溫——連鑄機澆鑄,。中心任務:脫氧和非金屬夾雜物去除及其控制。
超高功率電弧爐初煉
? 主要任務:熔化廢鋼,、脫碳,、脫磷和升溫;
? 爐料中配碳量可配到1.00%-1.3%,,用礦石,、氧氣脫碳、脫磷,、自動流渣,,偏心地出鋼,留渣留鋼,。出鋼時可以將碳含量控制在高碳鉻軸承鋼的下限,,爐外精煉增碳量很小,方便操作,;
? 要求初煉爐鋼液低氧化合低溫化,防止氧化渣入鋼包,。
LF鋼包精煉爐
? LF精煉目的:脫氧,、降硫、合金化,、調整成分,,控制合適的澆注溫度。軸承鋼的中心任務:脫氧,!
? LF加熱前,,用鋁對鋼液沉淀脫氧,然后加熱,、調整鋼液成分,、調整精煉渣成分、吹氬攪拌,;
? 快速造堿性渣——脫氧脫硫,;
? 底吹氬控制——過大,鋼渣反應過分激烈和鋼液對耐火材料沖刷嚴重,,氧化物和鈦化物進入鋼液,;過小鋼液溫度,、成分以及鋼渣反應都不均勻,不充分,,脫氧產物不能充分上?。?/span>
? 合適的底吹氬制度:精煉前期以較大的氬氣壓力攪拌,;后期以較小的氬氣壓力攪拌——使鈦含量在精煉過程中基本穩(wěn)定,,同時可使硫含量和氧含量活度不斷下降。一般控制在0.2-0.3MPa,。
VD真空去氣
? 主要目的——真空去氫,、真空下碳脫氧繼續(xù)脫氧、利用氬氣攪拌去夾雜,,一般脫氮不明顯,;
? 進入VD前,除去爐渣,,降低渣堿度,,控制吹氬強度,真*加Al終脫氧,,緩吹氬,。前期吹氬不大于0.2Mpa,后期在0.1Mpa以下,,可使鋼液和爐渣充分反應,,脫氧產物充分上浮,;
? 真空時間過短——脫氧產物不能充分上?。贿^長——耐火材料表層被鋼液長期沖刷而剝落進入鋼液,,不利于鋼中鈦含量的控制,;
? 真空脫氣后軟吹氬攪拌——控制非金屬夾雜含量。結束VD處理前5min,,視鋼液含鋁量補充喂鋁線,,再進行弱攪拌以清洗鋼液,;
? 連鑄或鑄錠(IC)
轉爐煉鋼
? 原料條件好,,鐵水的純凈度和質量穩(wěn)定性均優(yōu)于廢鋼;
? 采用鐵水預處理,,進一步提高鐵水的純凈度,;
? 轉爐終點碳控制水平高,,鋼渣反應比電爐更趨于平衡;
? 轉爐鋼氣體含量低,;
? 連鑄和爐外精煉和工藝水平與電爐相當,。
? 日本和德國采用不同的生產工藝,,區(qū)別——煉鋼終點碳的控制;
? 日本——“三脫”預處理,,少渣冶煉高碳鋼技術,,生產低磷低氧鋼;
? 德國——轉爐低拉碳工藝,,保證轉爐后期脫磷效果,,依靠出鋼是增碳生產軸承鋼。
? 鐵水預處理:鎂基脫硫劑處理,,入爐鐵水w[S]≤0.005%,,處理后將渣扒除;
? 轉爐冶煉:采用高拉碳方法,,終點碳w[C]≤0.40%,,同時控制w[P]≤0.010%。廢鋼中配入鋁錳鈦提溫劑——補充終點高碳控制是溫度不夠,;出鋼溫度1700℃,,碳含量0.34%,磷含量0.007%,;
? 出鋼過程在包內采用高Cr合金,、Si-Mn合金、炭粉進行合金化和增碳,,并進行擋渣操作,,采用底吹氬攪拌去除鋼液中的全氧;
? LF精煉采用低堿度CaO-Al2O3渣系,,脫硫率達50%-70%,,降低Al類夾雜;與脫氧產物有一致的組分,,兩者的界面張力小,易于結合成低熔點的化合物——較強的吸收Al2O3夾雜能力,,消除含CaO的D類夾雜,。同時底吹氬均勻成分、溫度,;
? 吹氬弱攪拌:根據(jù)參考樣的成分分析,,補充高鉻、高錳,、炭粉進行成分調整滿足內控要求,,在溫度高于吊包溫度20-30℃時進行吹氬弱攪拌——夾雜物進一步上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