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類別 | 國產(chǎn) | 價格區(qū)間 | 1萬-5萬 |
---|---|---|---|
應(yīng)用領(lǐng)域 | 地礦 |
產(chǎn)品簡介
詳細介紹
哈爾濱沈陽長春珠寶石顯微鏡儀器設(shè)備主要有珠寶顯微鏡,、寶石二色鏡、寶石折射儀,、珠寶玉石標本,、臺式分光鏡、莫氏硬度筆,、紫外熒光燈等
傳統(tǒng)厘定鉆石價值高低的標準是“4C”制度,,即卡、色澤,、凈度,、和切割。
卡卡,,或譯克拉,、卡拉(Carat),,是鉆石的質(zhì)量單位。一卡相等于200毫克,,相傳早期鉆石商人稱量鉆石所用的砝碼為稻子豆樹(carob)果實,,一粒這樣的果實大約就重200毫克。因為鉆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鉆石體積越大,。越大的鉆石越稀有,每卡的價值亦越高,。下表為2005年時的價格比較,。
凈度
凈度(Clarity)以鉆石內(nèi)的瑕疵多少決定。瑕疵可能是天然的雜質(zhì)或裂痕,。瑕疵的數(shù)量,、位置、大小等都會影響評級,。鉆石礦開采出來的金剛石中,,只有20%可以成為寶石,其余的因為瑕疵較多通常只能作工業(yè)用途,。而20%~40%的寶石級鉆石中,,大部分都包含肉眼可見的瑕疵。在此級別以上的鉆石較為大眾喜愛,。至于屬完美級別的鉆石更為罕有,,被稱為“博物館級”鉆石。通常使用10倍放大鏡觀察鉆石內(nèi)部及表面瑕疵的大小,、數(shù)量,、分布及對鉆石光彩影響的程度,分出等級,。一般通行的凈度分級如下:
·FL-“Flawless”,,完美無瑕。在十倍放大鏡下內(nèi)外俱無瑕疵,。
·IF-“Internallyflawless”,,內(nèi)部無瑕。在十倍放大鏡下只有表面有輕微花痕,。
·VVS1,VVS2-“VeryVerySlight”,,非常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鏡下只有很難看見的瑕疵,。VVS1凈度高于VVS2,。
·VS1andVS2-“VerySlight”,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鏡下可看見瑕疵,,但肉眼難以辨認,。VS1凈度高于VS2。
·SI1andSI2-“SlightInclusions”,,小瑕疵,,肉眼可能看見。
·I1,I2andI3-“Imperfect”,,有瑕疵,,可以被肉眼看見。
現(xiàn)代科技之下,,有些鉆石的瑕疵是可以修補的,。不過修補過的鉆石的價值會稍低。
色澤
鉆石的色澤會因為化學上的雜質(zhì)而有所偏差,。*純正的鉆石應(yīng)該是透明無色的,。鉆石偏向不同的顏色會影響它的價值。絕大部分的鉆石都是因為帶有氮原子而偏黃,。白鉆越偏黃,,價值便越低。但是偏粉紅或藍的鉆石價格卻較高,。顏色強烈偏向粉紅或藍的鉆石可能是價值連城,。
一般的方法是把鉆石按偏黃的程度分為不同的等級,把樣品與已知色級的比色石對比確定,,以D級高,,Z低。
·無色:D,E,F
·接近無色:G,H,I,J
·微黃:K,L,M
·輕淺黃:N,O,P,Q,R
·淺黃:S,T,U,V,W,X,Y,Z
結(jié)晶習性
哈爾濱沈陽長春珠寶石顯微鏡儀器設(shè)備之珠寶鑒定箱
晶系:等軸晶系,。
結(jié)晶特點:石榴石族屬于等軸晶系寶石,,在結(jié)晶體結(jié)構(gòu)上,屬島狀硅酸鹽,,常見結(jié)晶形態(tài)為菱形十二面體,,四角三八面體、六八面體及聚形,,晶面可見生長紋,。集合體為粒狀或塊狀,。[3]
光學性質(zhì)
折射率:1.74-1.90
放下天然紫牙烏石榴石手鏈
放下天然紫牙烏石榴石手鏈
光澤:玻璃光澤
透明度:透明至微透明
顏色:品種不同而異
鎂鋁榴石:紅色,、紫色、黃紅色
鐵鋁榴石:褐色,、暗紅色,、紫紅色
錳鋁榴石:黃橙色、橙紅色
鈣鋁榴石:褐黃色、黃色,、黃綠色,、綠色
鈣鐵榴石:黃綠色、翠綠色,、黑色
鈣鉻榴石:綠色
另外還有橙色和褐紅色的鈣鋁榴石(桂榴石)和綠色,、淺粉紅色的鈣鋁榴石變種(水鈣鋁榴石),綠色水鈣鋁榴石與翡翠相似,;還有蜜蠟黃,、黃褐色的錳鋁榴石,鈣鐵榴石呈翠綠色者為佳品,,這是含微量鉻的原因,。綠色鈣鐵榴石又有“翠榴石”之稱,晶體一般不大,,大于4克拉的優(yōu)質(zhì)翠榴石罕見,。鈣鐵榴石還有黃--綠黃色的黃榴石和黑色的黑榴石;鈣鉻榴石呈鮮艷祖母綠色,,也是與鉻離子含量有關(guān),,但其粒度太小,難以作寶石飾品,。石榴石為等軸晶系,,常為菱形十二面體和四角三八面體的單形或聚形晶體。
石榴石有很多種顏色,,包括紅,、橙、黃,、綠,、藍、紫,、棕,、黑、粉紅及透明,。其中罕見的藍石榴石,,于1990年代后期在馬達加斯加貝基利(Bekily)首先被發(fā)現(xiàn)。此外在美國部分地區(qū),、俄羅斯及土耳其亦有其蹤影,。因為含釩量高的原因(約為1wt.%,V2O3),,其顏色在白熱光(incandescent)下會由藍綠色轉(zhuǎn)為紫色,。部分其他種類的石榴石都有轉(zhuǎn)色的性質(zhì),。在日光下,它們的顏色類別有綠,、米黃色,、棕、灰及藍色,;但在白熱光下,,它們會出現(xiàn)淡紅、帶紫或粉紅色,。因為它們的轉(zhuǎn)色特性,,此種石榴石常被錯認為金綠寶石(Chrysoberyl)。各種石榴石的光波傳輸性質(zhì)由有寶石質(zhì)素的透明樣品至工業(yè)用的不透明研磨料都有,。礦物的光澤可以分類為玻璃及樹脂類,。
力學性質(zhì)
硬度:因為不同種類的石榴石化學成分變化很大,有部分種類的原子化學鍵作用較強,。因此這些礦物群展示出的硬度范圍會由約6.5至7.5摩氏硬度不等,。當中較硬的種類如鐵鋁石榴子石常被用作研磨料用途。
解理:石榴石并不會出現(xiàn)解理(Cleavage),,所以當它們在壓力下破裂時會產(chǎn)生明顯的不規(guī)則小塊,。
密度(比重):3.5-4.3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