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譜柱可分為填充柱和開管柱兩大類,。多為金屬或玻璃制作,。有直管形、盤管形,、U形管等形狀,。液相色譜通常均采用填充柱。
色譜柱的分離效果取決于所選擇的固定相,,以及色譜柱的制備和操作條件,。
色譜是一種分離分析手段,,分離是核心,因此擔負分離作用的色譜柱是色譜系統(tǒng)的心臟,。對色譜柱的要求是柱效高,、選擇性好,分析速度快等,。市售的用于HPLC的各種微粒填料如多孔硅膠以及以硅膠為基質(zhì)的鍵合相,、氧化鋁、有機聚合物微球(包括離子交換樹脂),、多孔碳等,,其粒度一般為3,5,7,10μm等,柱效理論值可達5~16萬/米,。對于一般的分析只需5000塔板數(shù)的柱效,;對于同系物分析,只要500即可,;對于較難分離物質(zhì)對則可采用高達2萬的柱子,,因此一般10~30cm左右的柱長就能滿足復雜混合物分析的需要。
柱效受柱內(nèi)外因素影響,,為使色譜柱達到效率,,除柱外死體積要小外,還要有合理的柱結(jié)構(gòu)(盡可能減少填充床以外的死體積)及裝填技術(shù),。即使好的裝填技術(shù),,在柱中心部位和沿管壁部位的填充情況總是不一樣的,靠近管壁的部位比較疏松,,易產(chǎn)生溝流,,流速較快,影響沖洗劑的流形,,使譜帶加寬,,這就是管壁效應。這種管壁區(qū)大約是從管壁向內(nèi)算起30倍粒徑的厚度,。在一般的液相色譜系統(tǒng)中,,柱外效應對柱效的影響遠遠大于管壁效應。
在選擇液相色譜柱之前,,先多了解自己的樣品和雜質(zhì),,他們的類型結(jié)構(gòu)、極性,、酸堿性,、分子量大小等等。
1、樣品是極性的且弱酸性的,;就可以選擇C18在100%酸性水溶液條件下檢測,,即要選擇承受100%純水且對極性化合物保留很好的色譜柱。
2,、如果樣品極性太強,,或酸性太強;可以選擇CN,,NH2,,或硅膠柱,HILIC(親水色譜),,也有使用C18+強陰離子對試劑或強陰離子交換色譜柱(缺點是離子對試劑平衡時間長,,對流動相pH要求比較精密,否則很難重復實驗,,另外離子對試劑很難洗下來,,基本上用了離子對的色譜柱就不能再用于其它實驗)
3、若樣品是堿性的,;可選擇高純硅膠柱(高純硅膠缺少金屬雜質(zhì),,且硅膠端基封尾)或一些經(jīng)過修飾的C18柱(如極性嵌入技術(shù)或堿去活技術(shù)等),他們都會減少堿性化合物的拖尾,,一般會選擇中性或偏堿的條件下做,,因為這樣可增加堿性樣品的保留。
4,、如果堿性化合物的極性太強,,或堿性太強;可以選擇寬pH的C18色譜柱在高pH值檢測(優(yōu)點是方法開發(fā)簡單,,缺點是目前實現(xiàn)這一技術(shù)的色譜柱品牌比較少,,價格也高)或者選用HILIC色譜柱(硅膠柱在反相條件下使用,這也是很經(jīng)典的檢測堿性樣品的方法)選擇強離子交換柱(缺點是不能用來分析其它樣品,,對流動相pH要求比較精密,,否則很難重復實驗)也有使用C18+強陰離子對試劑或強陰離子交換色譜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