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lent 圖譜的拖尾因子和對稱因子是否是同一個
Agilent 圖譜的拖尾因子和對稱因子是否是同一個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小疑問,,這個問題要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方面從藥典的角度,,另一方面從軟件的角度,,拖尾因子叫Tailing Factor,,縮寫是T。對稱因子叫Symmetry Factor,,縮寫是S,。不同年代、不同國家的藥典,,對于T和S的關(guān)系,。曾有過不同的說法,好在現(xiàn)在已基本統(tǒng)一,,在現(xiàn)行中國藥典,、美國藥典和歐洲藥典當(dāng)中,都只做了拖尾因子的要求,,而日本藥典當(dāng)中的對稱因子,。其實也就是美國藥典中的拖尾因子。
拖尾因子是通過計算5%峰高處峰寬與峰頂點至前的距離比來評價峰形的參數(shù),,目的是為了保證色譜分離效和測量精度,,常用T來表示峰的不對稱性或拖尾因子。
T(拖尾因子)=W0.05h/2d1
式中W0.05h為5%峰高處的峰寬,,d1為峰頂點至峰前之間的距離
當(dāng)T<0.95時,,為前延峰,當(dāng)T>1.05時,,為拖尾峰,。
As與T不能直接劃等號,,大多數(shù)色譜理論書籍使用在峰高10%處(也有使用5%處,但很少)測量的數(shù)據(jù)按上述公式計算不對稱度;拖尾因子是在峰高5%處測量按上述公式進(jìn)行計算,。中國藥典和美國藥典中,,對色譜峰的不對稱度測量和計算均要求按此方法計算。
《中國藥典》規(guī)定峰高法定量時T應(yīng)該在0.95-1.05之間,,低于0.95為前延峰,高于1.05為拖尾峰,。
也就是說,,根據(jù)現(xiàn)行藥典,需要關(guān)注拖尾因子就可以了,。通常,,拖尾因子是通過軟件自動計算的。那么,,軟件里的計算公式有沒有與時俱進(jìn),,是不是符合藥典,就很重要,。
比如Agilent的Openlab EZChrom軟件,,包括新的Openlab CDS 2.1,以及Empower等等,。公式已經(jīng)和藥典同步了
但有些早期的軟件,,比如Agilent B版的Chemstation對稱因子的算法就不符合現(xiàn)行藥典的規(guī)定。所以,,歸根結(jié)底,,一切以藥典為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