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
單片機實訓臺的一個IO口來控制PNP管的導通與否,下面介紹NPN,、PNP管的相關知識:
NPN和PNP主要就是電流方向和電壓正負不同,,說得“專業(yè)”一點,,就是“極性”問題,。
NPN 是用 B→E 的電流(IB)控制 C→E 的電流(IC),,E極電位zui低,且正常放大時通常C極電位zui高,,即 VC > VB > VE
PNP 是用 E→B 的電流(IB)控制 E→C 的電流(IC),,E極電位zui高,且正常放大時通常C極電位zui低,,即 VC < VB < VE
1.如果輸入一個高電平,,而輸出需要一個低電平時,擇npn,。
2.如果輸入一個低電平,,而輸出需要一個低電平時,擇pnp,。
3.如果輸入一個低電平,,而輸出需要一個高電平時,擇npn,。
4.如果輸入一個高電平,,而輸出需要一個高電平時,擇pnp,。
NPN和PNP型傳感器的區(qū)別就是在與輸出的電平不同,,NPN輸出低電平,PNP反之,。
N是英文單詞native的縮寫,,P是positive的縮寫,分別代表正,、負,。
N材料中導電的東西是電子、P材料中導電的是空穴,。
單片機實訓臺要復位只需要在第9引腳接個高電平持續(xù)2us就可以實現,,那這個過程是如何實現的呢?在單片機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上電啟動的時候復位一次,,當按鍵按下的時候系統(tǒng)再次復位,,如果釋放后再按下,系統(tǒng)還會復位,。所以可以通過按鍵的斷開和閉合在運行的系統(tǒng)中控制其復位,。
在電路圖中,電容的的大小是10uf,,電阻的大小是10k,。所以根據公式,,可以算出電容充電到電源電壓的0.7倍(單片機的電源是5V,所以充電到0.7倍即為3.5V),,需要的時間是10K*10UF=0.1S,。也就是說在電腦啟動的0.1S內,電容兩端的電壓時在0——3.5V增加,。這個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為從5——1.5V減少(串聯電路各處電壓之和為總電壓),。所以在0.1S內,RST引腳所接收到的電壓是5V——1.5V,。在5V正常工作的51單片機中小于1.5V的電壓信號為低電平信號,,而大于1.5V的電壓信號為高電平信號。所以在開機0.1S內,,單片機系統(tǒng)自動復位(RST引腳接收到的高電平信號時間為0.1S左右),。
在單片機實訓臺啟動0.1S后,電容C兩端的電壓持續(xù)充電為5V,,這是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接近于0V,,RST處于低電平所以系統(tǒng)正常工作。當按鍵按下的時候,,開關導通,這個時候電容兩端形成了一個回路,,電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鍵按下的這個過程中,電容開始釋放之前充的電量,。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容的電壓在0.1S內,從5V釋放到變?yōu)榱?.5V,,甚至更小,。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為各處之和,這個時候10K電阻兩端的電壓為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腳又接收到高電平。單片機系統(tǒng)自動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