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機械手PLC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
機械手在自動化和機械化生產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發(fā)展效果,,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領域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機械手取得了良好的發(fā)展效果,,促進了自動化和機械化的有機結合,有效的防止對空氣造成的污染,,使自動化控制更具便捷性,,對提高系統(tǒng)運動的實用性和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1,、氣動機械手結構及工作原理
1.1 氣動機械手結構設計
機械手機械設備是模擬人手動作的一項重要機械設備,,在進行結構設計時,需要合理編制程序和操作指令,,來實現(xiàn)氣動機械手自動抓取和搬運等動作的實現(xiàn),,強化自動化控制效果。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還需要將相關的電子器件及氣動機械手融入到結構設計方案中來,。系統(tǒng)結構的內容主要包括定位開關、支架及汽缸等部件,,在對控制系統(tǒng)進行設計時,,需要采用標準模塊化設計方法,確保設計內容的合理性,,將氣動裝置和PLC 控制系統(tǒng)納入到氣動機械手結構設計中來,,充分發(fā)揮兩者的重要作用。同時,還需要充分發(fā)揮傳感器在氣動機械手結構設計中的重要作用,將傳感器作為重要的反饋和檢測系統(tǒng),,作為主要的檢測元件來使用,,充分運用氣動裝置中的電磁閥來為PLC 提供信號裝置,將PLC 作為主要的控制器,實現(xiàn)對整個機械過程的有效控制,確保機械手具備旋轉、上升和下降等動作,,能夠滿足氣動機械手結構要求。
機械手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需要借助1 個旋轉動作和2 個直線運動來實現(xiàn),,進而完成物品的搬運任務。旋轉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擺動汽缸,、擺動臂及擺動位置等,,旋轉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在各個部件的相互協(xié)作下開展,將工作行程設置為0° -180°之間,。而升降運動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與升降汽缸,、導軌和垂直導柱等部件的共同作用有直接關系,通過共同作用,,確保各項工作的有效完成,。需要將工作行程設置為0-150cm,手部在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在彈簧和汽缸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挾持工件操作,,要想實現(xiàn)對夾持力度的調節(jié),需要通過彈簧預壓縮量來實現(xiàn),。
機械手在實際的工作中,要明確機械手的主要任務,,將工件合格與否搬運到不同的分支流水線上,。
1.2 氣動機械手工作原理
氣動機械手由手臂及基座組成,,其中手臂的主要作用是能夠在基座上進行上下直線運動,可以結合自己的需要對手部進行夾緊和放松,。而基座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手臂的回轉和支撐作用,。氣動機械手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通過實際需要設置不同類型的氣缸驅動,,通過運用PLC 對電磁閥的閥芯位置進行更改,對空氣流通的方向進行控制,,從而完成機械手的不同動作。機械手在工作中的主要功能包括:放松功能,、夾緊功能、左右旋轉和上升下降功能,。
2,、PLC 控制系統(tǒng)設計
在對氣動機械手進行設計時,將氣動機械手的壓力介于0.6MPa-1.0MPa 之間,,需要運用一個旋轉運動及2 個直線運動確保物品能夠順利完成搬運任務,,將工作行程設置為0°到180°,升
降運動需要在滑動導柱,、垂直導柱及升降氣缸的作用下完成,,將工作行程設置為0-150cm。手部工作需要借助彈簧及氣缸來完成,。
2.1 PLC 控制系統(tǒng)總體設計,。PLC 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物理量輸入和輸出形式,有助于獲取較多的數(shù)據信息,,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主要包括輸入處理,、執(zhí)行程序和輸出處理等。
3,、個階段的內容,,掃描周期的長短直接影響控制速度,。在PLC 開始執(zhí)行運行工作之后,需要運用掃描的形式,,對輸入和輸出的數(shù)據進行讀取,,并將讀取到的內容存儲到相對應的內部寄存器中,有助于確保寄存器中狀態(tài)和數(shù)據的穩(wěn)定性,。當掃描工作結束后,,需要對PLC 中的數(shù)據進行輸出處理,并對寄存器中的數(shù)據及狀態(tài)進行更新,,將數(shù)據上傳到相對應的I/O 口上,,做好驅動外設的輸出工作。系統(tǒng)設計主要采用主站加從站的分布式控制模式,,對強化兩個站之間的數(shù)據通信,,實現(xiàn)對各單元數(shù)據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方便人機交互。
2.2 氣動控制回路設計,。氣動控制回路設計,,按照系統(tǒng)的邏輯控制來實現(xiàn),充分利用PLC 優(yōu)勢來對換向閥進行自動化控制,。
在對氣動控制回路進行設計時,,通常采用雙向調速回路方法,回路主要由升,、降,、伸、縮,、放松,、旋轉和抓緊組成。而為了確保氣動回路設計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需要運用PLC來控制換向閥,,實現(xiàn)自動換向,對節(jié)流閥節(jié)流口流量進行調節(jié),,對汽缸的運動速度進行控制,。
2.3 I/O 端口的分配。PLC 控制程序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系統(tǒng)的運行,。在進行控制程序設計時,,需要運用模塊化設計思想,將控制程序分為手動程序,、公用程序和自動程序三種,。通過對機械手的工作狀態(tài)進行了解可知,在進行信息操作時,需要11 個輸入量及8 個輸出量,。在西門子S7-200 系列的 AC/DC/RLY 型PLC 中,,具有16 點輸出和24 點輸出,I/O 點數(shù)為40,,共有7 個擴展模塊,,共可輸入和輸出248 個點。其中,,XO-X7 中的主要功能按鈕有運動,、連續(xù)、停止和氣動等,。在X20-X27 中,,有夾緊、提升,、縮回,、右轉和伸出等按鈕。在Y1-Y7 中有縮回,、伸出,、右轉、左轉等功能按鈕,。X0 或X2 在接通后,,能夠自動跳轉到手動程序中。當X0 或X2 斷開后,,X3 或X4 會接通并跳至自動程序中。
2.4 PLC 通訊實現(xiàn),。通訊控制系統(tǒng)是氣動機械手控制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方式主要包括以太網、DP 和MPI 三種形式,,觸摸屏接口可以選擇以太網接口和IFBI 接口,,需要使用IFBI 通過DP、MPI 通訊接口,,以太網接口主要為以太網通訊提供通道,。
氣動機械手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具有易于控制、成本低和結構簡單化特點,,在對高低溫箱進行控制時,,主要是采用PLC 控制氣動機械手,將準備進行高低溫補償?shù)淖兯推鞣旁诠の豢蚣苌?,確保高低溫補償系統(tǒng)框架的合理建立,。需要確保氣動原理制定和氣動元件選擇的合理性,通過對多位置汽缸的合理運用,強化了每層各工位間操作的合理性,,提高氣動機械手生產速度,,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