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申知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chǎn)品: 高血脂癥動物模型,心血管疾病動物模型,缺血性心臟病動物模型 |

聯(lián)系電話
![]() |
上海申知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chǎn)品: 高血脂癥動物模型,心血管疾病動物模型,缺血性心臟病動物模型 |
聯(lián)系電話
2018-8-10 閱讀(2476)
失血是造成機體貧血常見的原因之一,,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鐵性貧血,。由于外傷或疾病過程造成的血管破裂或止血機制缺陷,,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貧血稱為急性失血性貧血。引起急性失血的原因主要有:各種外傷及外科手術(shù)時的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各種婦產(chǎn)科大出血、內(nèi)臟破裂時的出血,、大量肺或支氣管咯血,、炎癥、腫瘤等侵襲血管壁引起的突然大出血以及各種止血機制有缺陷的疾病引起的出血等,。急性失血可直接引起機體循環(huán)血量減少,,動脈血壓降低,。由于化學感受器和腎上腺素的刺激作用,加深了加壓反射,,在神經(jīng)體液的作用下,,機體重新分配循環(huán)血液。除腦及心臟外,,體內(nèi)其他器官特別是腹腔內(nèi)臟器,、皮膚和肌肉的血管皆收縮,因而外周阻力增大,,心率增快,,以盡量保持體內(nèi)重要器官的血流供應(yīng)。此外,,因毛細血管前阻力血管的收縮反映比較強烈,,使毛細血管血壓降低,組織液進入毛細血管,。同時,因腎血流量減少,,患者尿液排泄減少,。通過這些代償作用,血容量逐漸得到補充,。失血也損失了血細胞,,隨著血容量的補充,血液稀釋,,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濃度降低,,組織發(fā)生缺氧,體內(nèi)紅細胞生成素的代償性分泌增多,,促進骨髓造血功能,,釋放更多的紅細胞。如果失血量過多,,血容量減少1/3時,,心輸出量與動脈壓大幅度下降,又不能及時補足血量,,終會導致休克,。在休克過程中,由于器官組織代謝障礙,、酸中毒及毛細血管壁損害,,可導致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結(jié)果使休克成為不可逆性,,導致死亡,。失血后的代償作用需要時間,,所以臨床表現(xiàn)除個體狀態(tài)外,決定于失血的量和速度,,有無并發(fā)癥以及患者的心理狀況,、體位、年齡,、營養(yǎng)狀態(tài),、心血管功能等。當出血量增加至1500~2000ml(約占總血量的40%),,即使出血前患者很健康,,出血后臥床休息,仍不免有口渴,、惡心,、氣促、極度頭暈甚至短暫意志喪失,。由于血循環(huán)的重新分布,,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蒼白,,尿量減少,。血壓、心輸出量及中心靜脈壓均降低,,脈搏快而無力,,患者主訴頭痛,逐漸出現(xiàn)休克癥狀,,如煩躁不安,、呼吸困難、脈搏細數(shù),、皮膚濕冷,、惡心嘔吐,后昏迷,。失血性貧血動物模型的常用實驗動物是小鼠,、大鼠、兔和犬,。
(1)復制方法
1)小鼠失血性貧血模型
常用的小鼠造模法主要有眼眶后靜脈叢放血法和剪尾尖或切開尾動脈法,。
①眼眶后靜脈叢放血法:用左手固定小鼠并輕輕對頸部施加壓力,使頭部靜脈淤血,,在突出的眼球旁分辨出后眼眶靜脈,,然后用少量10%可丨卡丨因滴入動物眼內(nèi),使眼部局部麻醉,;右手持消毒過的毛細吸管從內(nèi)側(cè)眼角由鼻側(cè)眼眶平行地向喉頭方向輕壓至后眼眶靜脈叢,,血液自然吸入管內(nèi),,放血6~8滴(約0.5ml)。毛細吸管內(nèi)徑0.5~1.0mm,,可用聚氯乙烯管或玻璃毛細管制成,,采血時毛細管與鼠面成45°角,在淚腺區(qū)域內(nèi),,由眼內(nèi)角在眼瞼和眼球之間向喉頭方向刺入,。若為針頭,其斜面先向眼球,,刺入后再轉(zhuǎn)l80°角使斜面對著眼眶后界刺入深度為2~3mm,,當達到蝶骨感到有阻力時,再稍后退0.1~0.5mm,,邊退邊抽,。把取血管保持水平位,稍加旋轉(zhuǎn)并后退吸引,。由于血壓關(guān)系,,血液即自動流入吸血管中,得到所需血管后,,即除去加于頸部的壓力,,同時拔出采血管,以防止術(shù)后穿刺孔出血.并用消毒紗布或棉球壓迫眼球止血30s,。一般20g左右體重小鼠每鼠從眼眶靜脈叢抽血0.5ml,。如隔日放血1次,,連續(xù)5次可形成慢性失血性貧血模型,。失血后24h形成急性失血性貧血模型。
②剪尾尖或切開尾動脈法:小鼠剪尾放血:用手揉擦或用溫水(45~50℃)加溫鼠尾,,使之充分充血后,,用剪刀剪去尾尖約2mm,用手輕輕從尾根部向尾尖部擠壓,,使失血量達0.5ml左右,。
2)大鼠失血性貧血模型
一般大鼠造模有心臟放血法和靜脈多次放血法。
①大鼠心臟放血:從心臟抽血,,抽血量約為總血量的1/4,。大鼠心臟采血方法:將動物仰臥固定板上,剪去胸前區(qū)部位的被毛,,用碘酊,、乙醇消毒皮膚。在左側(cè)第3,、第4肋間,,用左手食指摸到心搏處,,右手持帶有4~5號針頭的注射器,選擇心搏丨強處刺人,。當針頭刺人心臟時,,血液由于心臟跳動的力量自動進入注射器。心臟采血約為總血量的1/4(總血量按體重6%計算),。
②大鼠尾靜脈多次放血法:體重為180~200g大鼠,,經(jīng)其尾部放血1.5~2ml/只,隔日一次,,連續(xù)5次,,即可制作成慢性失血性貧血模型。
3)兔或犬失血性貧血模型
將動物常規(guī)麻醉后仰臥固定在手術(shù)臺上,,用無菌操作分離其股動脈或頸動脈,,插管,按動物體重計數(shù)一次或多次放血量,。家兔一次性放血占全血量30%,,犬按40ml/kg體重量放血,可反復幾次,,即可造成失血性貧血模型,。
(2)模型特點 以上幾種造模方法失血方法簡單,指標明確,,不需特殊設(shè)備,,但失血量難以一致??捎糜谝话闳辫F性貧血的新藥藥效學篩選,,缺鐵性(失血性)貧血模型較為合理。造模成功的指標為RBC,、Hb下降,,同放血前有顯著性差異。值得注意的是用小鼠尾動脈放血時應(yīng)使其尾部充分充血,,否則難以使放血量達到要求量,。眼眶采血達足量時,應(yīng)迅速以消毒棉球壓迫眼球止血,。
(3)比較醫(yī)學 嚙齒類動物,、兔、犬等常用實驗動物均可復制失血性貧血模型,,且造模方法均很簡單,、可靠。但采用不同動物制作模型在操作方法及制作成本方面差異較大,應(yīng)根據(jù)實驗目的來選擇模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