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講,,色譜峰應符合高斯曲線分布,,然而實際上任何色譜峰都對高斯曲線分布存在一定的偏離,亦即不對稱,。峰拖尾可以用不對稱因子(As)或USP拖尾因子(Tf)來衡量,,顯然不對稱因子的說法更準確,,因為色譜峰存在前延、對稱,、拖尾三種形態(tài),。一般來說,制藥行業(yè)以USP拖尾因子作為評測標準,,而其他行業(yè)則多采用As來測定峰形,。
對于藥物分析,通常有明確的規(guī)定,,Tf應處于某一范圍之間,,比如我國藥典規(guī)定某些藥物的拖尾因子應處于0.95~1.05之間。其他行業(yè)尚無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
美國藥典
拖尾因子是美國藥典規(guī)定用于評價峰形對稱性的一個參數,,其計算公式為Tf=(A+B)/2A。拖尾因子的計算公式中A和B的數值如圖所示,,從色譜峰的頂點作一條直線與基線垂直,,再于峰高5%處做一條與基線平行的直線,與垂線相交于O,,與峰的兩邊分別相交于點a和b,,以A表示oa的長度,以B表示ob的長度,。
不隊稱因子的概念與拖尾因子接近,,兩者的區(qū)別主要是有兩個:1)計算公式不同As=B/A;2)用于計算的A和B的取值方位不同,不對稱因子是以峰高10%處來計算的,。下圖可清楚說明他們之間的關系,。
圖為拖尾因子與不對稱因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常用Tf表示,,以峰高5%處計算;
不對稱因子:Asymmetry factor常用As表示,,以峰高10%處計算;
對稱因子:Symmetry factor常用S表示,與不對稱因子As互為倒數關系
拖尾因子與不對稱因子的對應關系如下表
中國藥典
藥典2005附錄VD 液相色譜法(征求意見稿):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W0.05h指5%峰高處的峰寬,以峰頂點做垂線到5%峰寬,,分為兩份,,其中前一份為d1,假如前半峰d1=后半峰,,則拖尾因子為1.00.也就是前后半峰5%處寬度相等,,說明峰對稱 。如果前半峰d1小于后半峰,則Tailing factor 大于1,,則峰后拖尾,,反之是前拖。
顯然,,藥典中并沒有提到不對稱因子的概念,。那么,我們常說的“不對稱因子“又是指的什么呢?
不對稱因子(asymmetry):我們可以定義一個不對稱因子As來定量地表示色譜峰的不對稱程度,,將10%峰高處前半峰的寬度設為a, 同高度處后半峰的寬度設為b,,將b與a的比值定義為不對稱因子As。當As大于1時為拖尾峰(tailing peak),,當As小于1時前延峰(leading peak或fronting peak),。
對稱因子在0.95~1.05范圍內是比較好的,當T大于1即為拖尾,。
如果排除溶劑因素和物質吸附或鍵合相尾部效應等因素,,單純從色譜柱填充效果來看,如果色譜柱前面填的緊密,,后面填的疏松,,即便有效塔板數合格,那么峰顯示處后拖尾;如果色譜柱前面填得疏松,,后面緊密,,則峰顯示前拖。所以,,中國藥典要求色譜柱拖尾因子要在【0.95,,1.05】之間。
有人也許會有疑問,,還有對稱因子啊,。因為在我國一般用拖尾因子即可,《中國藥典》上的對稱因子是在10%峰高處測得,,實際上是人工畫出的結果(主觀因素大),,并且認為0.95~1.05的峰是對稱的;但歐洲藥典的標準是機器作的(色譜工作站計算),,要的多,,所以定義為“對稱峰”的范圍也寬的多。
對稱因子及10%峰高處峰寬比較對稱性,,只是不同國家定義不同要求不同而已,,具體可以參考一些書籍。在色譜工作站,,也有拖尾因子計算,,我們選擇5%峰高處計算即可。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