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伺服電機內(nèi)部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閱讀:905 發(fā)布時間:2012-11-28伺服電機原理 一,、交流伺服電動機 交流伺服電動機定子的構造基本上與電容分相式單相異步電動機相似.其定子上裝有兩個位置互差90°的繞組,一個是勵磁繞組Rf,,它始終接在交流電壓Uf上,;另一個是控制繞組L,聯(lián)接控制信號電壓Uc,。所以交流伺服電動機又稱兩個伺服電動機,。 交流伺服電動機的轉子通常做成鼠籠式,但為了使伺服電動機具有較寬的調速范圍,、線性的機械特性,,無“自轉”現(xiàn)象和快速響應的性能,它與普通電動機相比,,應具有轉子電阻大和轉動慣量小這兩個特點,。目前應用較多的轉子結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采用高電阻率的導電材料做成的高電阻率導條的鼠籠轉子,為了減小轉子的轉動慣量,,轉子做得細長,;另一種是采用鋁合金制成的空心杯形轉子,杯壁很薄,,僅0.2-0.3mm,,為了減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心杯形轉子內(nèi)放置固定的內(nèi)定子.空心杯形轉子的轉動慣量很小,,反應迅速,,而且運轉平穩(wěn),因此被廣泛采用。 交流伺服電動機在沒有控制電壓時,,定子內(nèi)只有勵磁繞組產(chǎn)生的脈動磁場,,轉子靜止不動。當有控制電壓時,,定子內(nèi)便產(chǎn)生一個旋轉磁場,,轉子沿旋轉磁場的方向旋轉,在負載恒定的情況下,,電動機的轉速隨控制電壓的大小而變化,,當控制電壓的相位相反時,伺服電動機將反轉,。 交流伺服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與分相式單相異步電動機雖然相似,,但前者的轉子電阻比后者大得多,所以伺服電動機與單機異步電動機相比,,有三個顯著特點: 1,、起動轉矩大 由于轉子電阻大,其轉矩特性曲線如圖3中曲線1所示,,與普通異步電動機的轉矩特性曲線2相比,,有明顯的區(qū)別。它可使臨界轉差率S0>1,,這樣不僅使轉矩特性(機械特性)更接近于線性,,而且具有較大的起動轉矩。因此,,當定子一有控制電壓,,轉子立即轉動,,即具有起動快,、靈敏度高的特點。 2,、運行范圍較廣 3,、無自轉現(xiàn)象 正常運轉的伺服電動機,只要失去控制電壓,,電機立即停止運轉,。當伺服電動機失去控制電壓后,它處于單相運行狀態(tài),,由于轉子電阻大,,定子中兩個相反方向旋轉的旋轉磁場與轉子作用所產(chǎn)生的兩個轉矩特性(T1-S1、T2-S2曲線)以及合成轉矩特性(T-S曲線) 交流伺服電動機的輸出功率一般是0.1-100W,。當電源頻率為50Hz,,電壓有36V、110V、220,、380V,;當電源頻率為400Hz,電壓有20V,、26V,、36V、115V等多種,。
交流伺服電動機運行平穩(wěn),、噪音小。但控制特性是非線性,,并且由于轉子電阻大,,損耗大,效率低,,因此與同容量直流伺服電動機相比,,體積大、重量重,,所以只適用于0.5-100W的小功率控制系統(tǒng),。 交流伺服電動機原理? 伺服電機內(nèi)部的轉子是永磁鐵,,驅動器控制的U/V/W三相電形成電磁場,,轉子在此磁場的作用下轉動,同時電機自帶的編碼器反饋信號給驅動器,,驅動器根據(jù)反饋值與目標值進行比較,,調整轉子轉動的角度。伺服電機的精度決定于編碼器的精度(線數(shù)),。 伺服電動機在伺服系統(tǒng)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fā)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又稱執(zhí)行電動機,在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用作執(zhí)行元件,,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xiàn)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 作用: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 直流伺服電機分為有刷和無刷電機。 有刷電機成本低,,結構簡單,,啟動轉矩大,,調速范圍寬,控制容易,,需要維護,,但維護方便(換碳刷),產(chǎn)生電磁干擾,,對環(huán)境有要求,。因此它可以用于對成本敏感的普通工業(yè)和民用場合。 無刷電機體積小,,重量輕,,出力大,響應快,,速度高,,慣量小,轉動平滑,,力矩穩(wěn)定,。控制復雜,,容易實現(xiàn)智能化,,其電子換相方式靈活,可以方波換相或正弦波換相,。電機免維護,,效率很高,運行溫度低,,電磁輻射很小,,長壽命,可用于各種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