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量分光光度計選購指南
你們實驗室的常規(guī)應(yīng)用有哪些,?未來會增加或改變嗎,?
你需要丈量的樣品體積范圍,?假如它變化很大,,你需要著重考慮分光光度計的樣品量和靈活性。
你是否需要同時丈量多個樣品,?
你需要什么樣的靈敏度?對于低濃度樣品,,3-5 nm的帶寬比窄帶寬(1 nm)儀器的一致性更好,。
有多少人會共用這一臺分光光度計,?假如多人共用,預(yù)設(shè)程序可能會比較方便,。
分光光度計的波長是選購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物學(xué)實驗中,,一臺覆蓋紫外光和可見光的分光光度計是*的,。這7款分光光度計都采用氙燈,覆蓋了200-780 nm的紫外/可見光波長,,其中Vision和NanoVue的波長更是達到1100 nm,適合一些近紅外研究,。
分光光度計的帶寬(bandwidth)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單色儀的狹縫的寬度,。一種嚴格帶寬使得儀器能對復(fù)雜的混合物進行高分辨率的吸光丈量,。對于定量分析而言,3 - 5 nm比較合適,。可變的單色儀的狹縫寬度能使一臺分光光度計滿足多種實驗需要,,當然,,價格也更高。
在檢測器方面,,CCD陣列更為普及。它具有非常高的量子效率,、噪聲比光電二極管陣列低100倍,,不僅光利用率得到改善,信噪比也得以進步,。另外,,CCD 陣列系統(tǒng)采用模塊化處理,使儀器在穩(wěn)定性方面更優(yōu)于如光電倍增管(PMTs)等單點真空管檢測器,。
樣品量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以前的比色皿,,動輒50 ul,,對于珍貴樣品來說那可真是大出血,。因此現(xiàn)在面向分子生物學(xué)的分光光度計都趨向于微量化了(揮發(fā)性樣品不宜)。這幾款分光光度計中,,NanoDrop、BioSpec-nano,、SMA4000和NanoVue都無需比色皿,,將樣品滴在特殊的表面上即可丈量,,所需的樣品量在2 ul或以下,NanoDrop和NanoVue的低樣品量只有0.5 ul,,這下測濃度時不專心痛了吧。這種方法檢測范圍超寬,,無需對樣品進行稀釋,。稀釋樣品不僅耽誤時間,,在正確性上也是大打折扣。AlphaSpec是在特制的吸頭中丈量,,樣品量也為2 ul,。特制的一次性吸頭確保檢測后樣品可以回收,連一點一滴都盡不浪費,。Vision可配合不同的比色皿,樣品量在5 ul到2 ml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