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問題來了,,怎樣才能知道二氧化硫的殘留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又該拿什么儀器來檢測二氧化硫的殘留呢?
很多用戶還在采用玻璃蒸溜裝置檢測,。遇到的問題:蒸餾時間長,、回收率低(一般在30-50%)。給檢測機構(gòu)或藥企的檢測帶來的困惑,。上海沛歐SKD-310/320二氧化硫檢測儀問世后,,解決了這二個問題。蒸餾時間在6分鐘,、回收率在70-80%以上,。根據(jù)藥典原理:在消化管內(nèi)加入了鹽酸、蒸餾產(chǎn)生的高溫把二氧化硫置換出來(通氮氣),,一般蒸餾在90分鐘,。蒸汽和二氧化硫氣體進入冷凝管,流出液被吸收液吸收,。同理凱氏定氮也是蒸餾原理,,但玻璃裝置蒸餾氨氣的回收率可以達到99%以上,且時間可以在30分鐘內(nèi),。
為何同為蒸餾原理,,且二者的蒸餾結(jié)果大同小異,差別會如此之大,?真正的原因在于被檢查的氣體不同:氨氣分子量17,、二氧化硫分子量64、空氣分子量為29左右,、水蒸氣分子量18,。
當蒸餾氨氣時:氨氣溢出液面(由于分子量小于空氣,比重也小于空氣)后直接往上揮發(fā),和蒸餾水一起進入冷凝管,,由于冷凝管內(nèi)把蒸汽變成蒸餾水使得冷凝管內(nèi)產(chǎn)生負壓,,連續(xù)不斷的吸收新產(chǎn)生的蒸餾水和氨氣。所以凱氏蒸餾盡可能的把氨氣所吸收,。所以蒸餾時間短,、回收率高。
當蒸餾二氧化硫時,,二氧化硫溢出液面后(二氧化硫分子量大于空氣,,比重也大于空氣)一直沉淀在液面上,即便冷凝管產(chǎn)生的負壓也不夠*把氣體吸到冷凝管內(nèi),,以致于回收率低,,為了提高回收率就必須延長蒸餾時間,或外接氮氣把二氧化硫氣體向上推,。
沛歐的二氧化硫檢測儀為了解決這問題,,增加了蒸餾功率到1.5KW,蒸餾液30ml/分鐘。水蒸氣的比重在0.5977克/升(一個大氣壓),30ml/分鐘蒸餾液就是50升/分鐘的水蒸氣,。這樣在消化管內(nèi)產(chǎn)生一個較大的蒸汽壓力,,另外冷凝管冷卻了大量的蒸汽,也產(chǎn)生了較大的負壓,。二氧化硫氣體其他在下面有較大的壓力向上推,,上面有較大的吸力向上吸。這樣提高了蒸餾效率和提高了回收率,。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