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生成式AI將帶來500萬電子垃圾?新的研究上熱搜
2024年11月21日 13:48:54
來源:環(huán)保在線 作者:Leven 點擊量:3048

今天百度熱搜#AI狂歡背后“污染”來襲#再談AI人工智能高速發(fā)展背后的環(huán)境影響,,中外科學家合作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引發(fā)熱議,。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時隔很久不談AI人工智能高速發(fā)展背后的環(huán)境影響了,關于能耗的,,關于碳排放的,。一直關注環(huán)保在線的應該還記得,ChatGPT這陣“風”吹過的時候,,環(huán)保在線特別提到過,,AI人工智能的跨越式進步令人振奮,但AI大模型的耗電量也是讓人瞠目的數據,。
當時,,據外國研究機構的報告,ChatGPT每天大約能響應2億多個請求,,這過程大約會消耗50萬度電,,相當于美國1.7萬個家庭的用電量。而馬斯克還曾公開表示,,未來制約AI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必有電能短缺這一項,,可見一斑。
已經有機構預測,,在生成式AI應用越來越廣泛的背景下,,到2027年,,整個人工智能行業(yè)每年或將消耗130多太瓦時的電力。同時,,巨量算力背后的冷卻用水量同樣是個天文數字,,科羅拉多大學與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甚至單獨發(fā)布了關于訓練AI用水的估算結果論文——“訓練GPT-3所需的清水量相當于填滿一個核反應堆的冷卻塔所需的水量”。
當然,,如果說,,能源消耗可以通過發(fā)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能源來解決,水資源的消耗可以通過大量可再生水及相關技術來控制,,那么今天百度熱搜#AI狂歡背后“污染”來襲#所指向的海量電子廢棄物,,又該何去何從?
據《自然·計算科學》發(fā)表的研究論文,,2020年至2030年間,,生成式AI帶來的電子廢棄物可能激增近1000倍,產生最高達500萬噸的電子垃圾,。但今年聯合國發(fā)布的第四版《全球電子廢棄物監(jiān)測報告》明確表示,,目前全球范圍內得到適當回收再利用的電子廢棄物不到其總量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說,,生成式AI帶來的電子廢棄物可能也無法完全進入回收鏈中,。所以,AI到底哪兒來的這么多電子垃圾,?究其根本原因是快速迭代的必然結果,。
最近,中外科學家合作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盡可能推導出了較為精準的數據,,即算力需求的復合年增長率最高或達136%,。結合另一項數據——GPU(圖形處理器)2年時間零件數從35000多個增加到了60萬,重量從0.0318噸增加到了1.36噸,,且多種高性能計算硬件普遍壽命保持在3年左右,,研究推導出了最終結果,即在2023年到2030年期間,,電子廢棄物產生量保守估計可達180萬噸,,最高估計可達500萬噸。
我們很難去衡量清楚,,AI人工智能技術從提高效率,,促轉型升級的角度來看帶來的節(jié)能降耗和減排作用,與其本身所增加的能耗,、碳排放以及電子垃圾影響究竟孰高孰低,。但科技進步的進程是不可逆轉的,未來仍須相關主體與政府一起,,無論是建設綠色數據中心,,還是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均需要更多行動。
環(huán)保與AI的那些“恩恩怨怨”,、“糾糾纏纏”,,下次再聊吧。
注:1太瓦時=1000吉瓦時=1000000兆瓦時=1000000000千瓦時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日前,按照《貴州省省級科技計劃項目驗收規(guī)則(試行)》(黔科通〔2023〕3號)規(guī)定,,現對33項項目驗收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2025-07-14 09:21:52
-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銀行該行投放對外貿易領域貸款超6100億元,,持續(xù)加大對外貿企業(yè)支持力度,。2025-07-11 14:44:28
-
日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qū)管理委員會聯合發(fā)布《2025年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申報指南》,,以加強北京國際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建設...2025-07-11 10:33:38
-
近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擬對“空地一體化連續(xù)變量量子保密通信示范網絡”等20個項目予以終止?,F公示項目相關情況(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5-07-10 10:31:45
-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商務部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中國臺灣地區(qū)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2025-07-10 09:54:48
-
今年1—6月,我國新批準建立國家標準物質524項,,同比增長78.8%,,涉及研制單位51家。其中,,國家一級標準物質31項,,占比5.9...2025-07-09 15:27:3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