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柯克斯體(俗稱Q熱立克次體)是常見的人畜共患病Q熱的病染原體。由于Q熱臨床表現(xiàn)多樣,,臨床上常誤診為傷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肝炎等[1],,因而簡便而實用的診斷和流行病學調(diào)查方法的建立,對Q熱病的診,、防,、治均有重要意義。我們建立的免疫金法檢測Q熱立克次體,,初步證明快速而實用,,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1.Q熱立克次體株及對照菌株:Q熱立克次體七醫(yī)株(Ⅰ相和Ⅱ相),,李株(Ⅰ相),YS-8株(Ⅰ相),,Henzerling株(Ⅰ相)和九里株(Ⅱ相)及普氏立克次體均為我室保存,,嗜肺軍團菌LP6,LP8抗原由大坪醫(yī)院檢驗科惠贈,,綠膿假單胞菌PN103株,,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由本室保存,。
2.鼠抗Q熱立克次體Ⅰ相單抗雜交瘤1B1D4D8(Ⅰ相elisa效價>1∶12 800,,Ⅱ相效價<1∶3 200)由本室自制。按文獻[2]報道的方法標記成10 nm的膠體金探針,。
3.用兔抗Q熱立克次體免疫血清包被硝酸纖維素膜(NC膜孔徑0.45 μm),,參照文獻[2]介紹的方法建立Q熱立克次體的免疫金檢測法(DIGFA)。
4.用所建立的DIGFA檢測實驗感染豚鼠血,、小鼠肝脾及蜱標本中的Q熱立克次體,。實驗動物的感染按我室常規(guī)進行,其中豚鼠采集感染后6,、11,、16、30 d取血分離的白細胞16份,;小鼠肝,、脾標本40份,采自20只昆明鼠受染后2,、4,、6、8,、10,、12、14,、20,、30 d,稱量后,,用去離子水研磨成5%的懸液,,1 000 g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待檢,;感染Q熱立克次體的非洲鈍緣蜱血淋巴和成蜱及其卵,,下代幼蟲懸液標本共8份。
二,、結果
1.探針的特異性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免疫金探針特異性試驗結果
Q熱立克次體菌株結果對照菌株結果七醫(yī)株顆粒性抗原++++普氏立克次體-七醫(yī)株超聲粉碎抗原++++綠膿假單胞菌PN103-九里株++++嗜肺軍團菌Lp6-李株+++嗜肺軍團菌Lp8-Henzerling株++大腸埃希菌-Ys-8株+++金黃色葡萄球菌-七醫(yī)株Ⅱ相+/-陰性對照-
注:以Q熱立克次體七醫(yī)株檢測結果為++++,陰性對照為-度量各菌株試驗結果 2.敏感性試驗:取各種稀釋度的純凈顆粒性七醫(yī)株Ⅰ相抗原各50 μl點于同一硝酸纖維素膜中,,制成13個斑點,。用膠體金探針做檢測,經(jīng)3次重復均只有前4個斑點為陽性,,即10-3,,相當于50 ng的Q熱立克次體抗原,。
3.實驗感染標本檢測:豚鼠感染立克次體后,不同時間內(nèi)采血,,用DIGFA檢測結果:小鼠感染后2 d即可用DIGFA檢測到肝,、脾中立克次體抗原,6 d陽性zui強,,8 d減弱,,12 d后檢測為陰性,該結果與感染后小鼠脾印片經(jīng)常規(guī)姬姆薩染色所見的立克次體消長相吻合,。對照小鼠標本檢測均陰性,。受染蜱血淋巴和成蜱懸液經(jīng)檢測為陽性,而其卵,、下代幼蟲及正常蜱標本均為陰性,。
三、討論
聚合酶鏈反應(PCR)和核酸探針檢測立克次體,,特異性和敏感性均很好[3],,但難以推廣。我們將多個標本點于同一張NC膜上進行批量標本的DIGFA檢測,,且直接檢測顆粒性Q熱立克次體抗原(目前文獻報道的多是檢測抗體,,如登革熱病毒抗體[4],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抗體[5]等),,有很好的特異性,。敏感性試驗結果表明,該法至少可檢出50 ng的Q熱立克次體抗原,。
DIGFA檢測豚鼠血液中Q熱立克次體的方法,,可能進一步應用于Q熱病人的快速診斷。用DIGFA檢測受染小鼠脾臟的結果與常規(guī)姬姆薩染色所見的Q熱立克次體在脾臟中的消長相吻合,,故可望應用于Q熱自然疫源地調(diào)查中野外嚙齒動物臟器的檢查,。
參考文獻
1 俞樹榮.編著.Q熱的病原與防治.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90.42-45.
2 Hayat MA. Collidal gold-principa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San Diego: Acad Press, 1989, 23-39.
3 余全,俞樹榮.用DNA探針技術檢出Q熱立克次體.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1994,,14:349-351.
4 姚*. 斑點免疫金滲濾法檢測血清中抗登革熱病毒IgM抗體的研究. 陜西醫(yī)學檢驗, 1997, 12: 18-19.
5 趙中夫, 郭進軍, 閻小君. 滴金免疫法快速檢測腎綜合征出血熱血清特異性IgM的研究. 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 1998, 21: 96-98.
相關產(chǎn)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zhuǎn)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zhuǎn)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