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力傳感器的處理工藝之熱處理法
測力傳感器的處理工藝有兩種,,一種是熱處理法,另一種是機械處理法,今天我們主要來講講熱處理法,,看看該種處理工藝有何特點。傳感器在生產過程中會采用工藝手段來使其盡快穩(wěn)定下來,,因為初始不穩(wěn)定期需要釋放殘余的應力來穩(wěn)定,,而處理制造工藝流程中經常會使用的溫度老化和電老化處理之外,還需要進行熱處理和機械處理,。熱處理工藝是要如何進行的呢,?
該處理工藝方法經常應用于鋁合金測力傳感器上,,什么時候進行呢?在毛坯加工成彈性元件之后,,這里主要有三種方法,,分別是反淬火法、冷熱循環(huán)法和恒溫時效法,。下面來詳細說說,。
什么是反淬火法?也被叫做深冷急熱法,,將鋁合金彈性元件置于-196的液氮中,,保溫12小時后,迅速用新生的高速蒸汽噴射或放入沸水之中,。因深冷與急熱產生的應力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達到釋放殘余應力的目的。試驗表明,,采用液氮———高速蒸汽法可降低殘余應力84%,,采用液氮———沸水法可降低殘余應力50%。
那么冷熱循環(huán)法又是怎樣的呢,?冷熱循環(huán)穩(wěn)定性處理工藝為- 196×4小時/190×4小時,,循環(huán)3次,可使殘余應力下降90%左右,,并且組織結構穩(wěn)定,,微量塑性變形抗力高,尺寸穩(wěn)定性好,。釋放殘余應力的效果如此明顯,,一是因為加熱時原子熱運動能量增加,點陣畸變減小或消失,,內應力下降,,上限溫度越高,原子熱運動越大塑性越好,,越有利于殘余應力釋放,。二是因為冷熱溫度梯度產生的熱應力與殘余應力相互作用,使其重新分布而獲得殘余應力下降的效果,。
最后我們來說說恒溫時效法,,恒溫時效即可消除機械加工產生的殘余應力,又能消除熱處理引入的殘余應力,。LY12硬鋁合金在200高溫下恒溫時效時,,殘余應力釋放與時效時間關系表明,保溫24小時,可使殘余應力下降50%左右,。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