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但我想活著 | 電影之外,,談談比白血病還可怕的人類健康殺手——血吸蟲病
1.
這個夏天的熱風剛來,朋友圈里“*”的熱度還沒散去,,徐崢導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就點燃了全網,。
一場關于國內進口藥制度的弊端、藥品研發(fā)及藥品保護是否合理,、病患與執(zhí)權者之間的博弈,、生死權力的較量的探討,激起了大眾的深度思考與激烈討論,。
相關的網絡文章一篇篇飛來,,圍繞善惡選擇、圍繞生死之爭,、圍繞活著的艱辛,、圍繞著我們無法戰(zhàn)勝的死亡,給大眾一個又一個新的解讀視角,。
其中一篇名為《我不是藥神 | 為什么有時活著比死更可怕》(1) 里有段話,,讀來頗為心酸:
“在呂受益的身上,我看到人們很難逾越的一個困境 :有時,,活著比死更可怕,。”
對于被病痛折磨到想死的人而言,他們像是生活在沒有希望的地獄里,,他們期盼活著,,卻連活著的權力都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電影里,,這些已經被疾病壓垮的人,,被許多利欲熏心者視作牟利的對象。病痛中的他們,,戴著一層又一層的口罩,,口罩之下絕望而痛苦的面孔,是被視而不見的人之尊嚴,。
作者引用《未來簡史》的觀點說:數千年來,,人類一直為對抗死亡、爭奪活著的尊嚴而抗爭,。
其中,,被天災人害奪去的生命權終于被我們搶回手中——從饑荒、到瘟疫,再到戰(zhàn)爭——這造成人類死亡的三大宿敵,,在近幾百年內,,漸漸被扼殺在搖籃里。
2.
在對抗死亡這場殘酷的戰(zhàn)役里,, 許許多多像程勇那樣心有憐憫與善勇的人,,一直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譬如那些決心從事藥物研發(fā)的年輕人:90后的小呆,,醫(yī)學博士畢業(yè),,選擇回國創(chuàng)業(yè)。為了研發(fā)新藥,,每天二十四小時泡在實驗室里,,強度大的時候,一天只能睡兩個小時,。即使這樣強體力和強腦力的勞動,,也無法預測藥物研發(fā)的結果是失敗還是成功。
譬如那些研究癌癥靶向藥物治療的醫(yī)學研究者:在血液研究實驗室里,,有一群科研人員幾十年如一日的埋頭于血癌的靶向治療藥物研究,。一款能治病的藥從研發(fā)到售賣,中間要經過一期,、二期,、臨床多個階段,耗時幾十年的時間,。期間無數次的失敗,、再嘗試、再失敗,、再嘗試,,他們從一個個少年人熬到了兩鬢發(fā)白,憑借的是對職業(yè)的尊重,、生命的敬畏,。
譬如那些奮戰(zhàn)在傳染病預防監(jiān)測一線的疾控研究員:某省疾控預防中心的實驗室,是我們奧豪斯儀器的客戶,,每年洪澇多發(fā)期,,他們都要開始籌備血吸蟲病疫情的檢測。
實驗過程中,,他們使用奧豪斯FC5515微量高速離心機對提取出來的樣品進行離心純化,,以檢測釘螺——血吸蟲的主要中間宿主,是否被血吸蟲感染,。這樣的測驗,,在我國已經持續(xù)了五六十年,。
與駭人聽聞的癌癥不同,血吸蟲病名列傳染病之中,。其傳播快,、影響廣、對人類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人類與之抗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今天,,奧豪斯就為各位科普一下曾被稱為“瘟神”的血吸蟲病的歷史,,以及我國防治血吸蟲病的歷史:
3.
一千年前,埃及的尼羅河邊,。
在水田里工作的努比亞人突然出疹、身體忽冷忽熱,,這樣的癥狀在當地迅速蔓延,。爾后他們只能坐在田邊,望著日出復日落,,卻無法參與正常的勞作,。不久之后,死亡如大軍壓境,,患病之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愁云慘淡。
然而,,這些絕望的努比亞人,,至始至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遭遇了什么。
兩千年前,,漢代中國湘潭之地,,馬王堆里的尸體里,數不清的蟲卵寄生在其直腸腸腔內,。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小東西,,并不知道自己已經名揚天下,讓人聞風喪膽,。
千年后,,考古學家解剖研究后,發(fā)現了這些蟲卵,,解開了古尸的死因—— “血吸蟲病”,。同期,埃及考古學家也揭開了努比亞人死亡的謎團,。
相隔千里的兩個文明古國,,竟然曾遭同一種疾病的肆虐,。這種蟲子,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能漂洋過海來恁死你,?
世界衛(wèi)生組織展開了對血吸蟲病的研究與防治,謎底漸漸揭曉,。原來埃及的血吸蟲,,和西漢的血吸蟲是近親。
據研究,,迄今為止,,能侵犯人體的血吸蟲有19種,能威脅人類健康的血吸蟲有6種,。根據其入侵人體后寄居的組織不同,,分為腸血吸蟲病和尿路血吸蟲病。(2)讀完這張表,,你就明白了,。
| 種屬 | 地理分布 |
腸血 吸蟲病 | 曼氏血吸蟲 | 非洲、中東,、加勒比,、巴西、委內瑞拉和蘇里南 |
| 日本血吸蟲 | 中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
| 湄公河血吸蟲 | 柬埔寨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的一些區(qū)縣 |
| 幾內亞線蟲以及相關的間插血吸蟲 | 中部非洲的雨林地帶 |
尿路血吸蟲病 | 埃及血吸蟲 | 非洲和中東 |
1.那么,,何謂血吸蟲病呢?
血吸蟲病,,顧名思義,,即血吸蟲寄生于終宿主——人/畜的體內,造成終宿主的身體病變,,后致其死亡的一種有高傳染性寄生蟲病,。
其感染性之強,與瘧疾,、黑死病等瘟疫性疾病,,被一同列入發(fā)展中國家的重點傳染病名單里。
2.那么,,血吸蟲病的感染力到底為什么這么強,?
居然能讓人民聞風喪膽!是因為種類多嗎,?
不,,人家不拉幫結派,人家憑天賦的,。
,, 血吸蟲有無人能敵的寄生能力,,在中間宿主體內從毛蚴發(fā)育成尾蚴,在終宿主體內從尾蚴發(fā)育成成蟲,。
第二,, 血吸蟲有*的繁殖能力,在中間宿主內無性繁殖,,在終宿體內通過有性繁殖進行蟲卵擴增,。
但生存力再強,激不起千層浪也枉然,。
3.那血吸蟲病是怎么成為寄生蟲病里的“網紅”的呢,?
一般,血吸蟲是這樣操作的:
一個血吸蟲卵落入水中發(fā)育成毛蚴,,等待中間宿主出現后迅速寄居其體內,,耐心發(fā)育成尾蚴——這時候它們已經具備了穿刺終宿主皮膚的能力。在成為尾蚴之前,,它們還是子胞蚴,,可通過無性繁殖倍增出足夠多的尾蚴——這個過程,比孫悟空拔毛還要簡單,。
尾蚴們耐心的等待終宿主——如人、牲畜出現,。待目標出現后,,鎖定,在其不知不覺中,,穿透其皮膚,,進入其體內轉變成童蟲,隨靜脈血管進入其靜脈分支,,如腸系膜靜脈(腸血吸蟲病,,曼氏血吸蟲和日本血吸蟲)或膀胱靜脈(埃及血吸蟲)。
得逞后的血吸蟲童蟲在終宿主身體里寄生四五十天左右,,變成成蟲,,就可以通過有性繁殖正常產卵,開始為非作歹了,。
據研究,,一對成蟲日產卵可達1000個左右,這樣的高生產力可持續(xù)三四十年,,直到終宿主死亡,。
4.那這些蟲卵去哪里了呢?
原來,,從它們可以產卵開始,,這些蟲卵就悄悄隨糞便排出體外,,等候再一輪的傳播。
如此,,血吸蟲成功的以一生萬,,以萬生億……如此循環(huán)往復,一人或一畜患病,,即可數倍的擴大感染,。
5.感染血吸蟲病的癥狀如何呢?
一般來說,,待血吸蟲病在宿主體內潛伏至成熟,,患者才會有患病的癥狀發(fā)作:起先是咳嗽、發(fā)熱或疼痛,,隨后出現肝脾腫大,、肝腹水,嚴重可出現肝壞死癥狀,,導致患者勞動力喪失,,離世……
血吸蟲病的裂變速度與殺傷力,在較差的醫(yī)療環(huán)境里,,堪稱,。
4.
早在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血吸蟲病如“死亡收割機”一般,,肆虐中國,,它們寄生于覆蓋面積達128億平方米的釘螺之中,侵入13個行政區(qū),,主要分布于長江水域沿岸地區(qū),,造成一億人口感染,被稱作“瘟神”,。
這場幾乎肆虐全國的傳染病,,感染源來自日本血吸蟲——這種血吸蟲于1904年在日本發(fā)現,因此得名,。直到今天,,日本血吸蟲病仍在中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部分地區(qū)流行,。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血吸蟲病大爆發(fā)后,,我國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血吸蟲病防治征程。這漫長的征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是上世紀50-70年代的控制釘螺階段,;
第二階段是上世紀80年代到2004年的人畜化療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從2005年開始的傳播源控制階段:包括釘螺調查、人及家畜的化療,、健康教育,、有農業(yè),、林業(yè)、水利和土地等專家參與的控制,。(3)
一直以來,,釘螺調查作為血吸蟲病常發(fā)區(qū)域疾控中心的必檢項目。
在過去釘螺感染較嚴重的年代,,原本采用傳統(tǒng)的壓碎法和逸蚴法檢測現場釘螺的感染情況,,就可以滿足疫情的檢查。但隨著血吸蟲病疾控逐漸步入傳播源控制階段,,面對低感染率和低感染度的區(qū)域,,則可以采用群體釘螺檢測手段(4)。
當下許多血吸蟲病疾控檢測中,,會采用斑點金免疫滲濾法(即DIGFA 法),,檢測疾控區(qū)域內的釘螺是否為血吸蟲感染性釘螺。(5)
在湖北省某疾控中心的釘螺血吸蟲檢測中,,根據DIGFA實驗要求,,采用奧豪斯的FC515微量高速離心機對樣品進行高速離心純化。
大容量 | 44x1.5ml/44x2.0ml |
大離心力 | 21953g |
大轉速 | 15200rpm |
匹配轉子數 | 7 |
|
|
在高速離心純化后,,再按文獻要求制作測定板,,根據實驗步驟加入實驗液體,只需數分鐘即可得出結果,。
隨后根據目測斑點的色澤,,以判斷被測樣品為陰性還是陽性。(6)由于膠體金具有高電子密度的特性,,能在相應配體區(qū) 聚集,,形成肉眼可見的紅色斑點,,反差性很強,,結果容易判斷,大大提高了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非常適合血吸蟲病診斷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7)
截止到2016年,我國血吸蟲病的防治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每年夏季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使得血吸蟲病的傳播源監(jiān)控依然是我國基層疾控工作中的重點。(8)
近全國各地暴雨不斷,,澇災頻發(fā),,正是血吸蟲病易傳播的季節(jié)。各地疾控又將展開一系列防治工作,。
他們和《我不是藥神》中被背景化的藥物研發(fā)團隊一樣,,默默奉獻自己的力量,。奧豪斯一直與他們并肩作戰(zhàn),埋頭于提供高品質的實驗室儀器,,并服務于國內的許多醫(yī)院,、疾控中心,為研發(fā)實驗和檢測實驗提供可靠的實驗室儀器,。
在飛速發(fā)展的生命科學事業(yè)中,,奧豪斯與生命科學領域的其他同仁們一樣,從不吝嗇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因為這份力量,,一定會帶來大大的希望,。
參考:
1.阿淺.《我不是藥神 | 為什么有時活著比死更可怕》.無花果聽歌.(07/08/2018 23:43)
2.血吸蟲病基本知識與水利血防[].長江水利網.(06/29/2018)
3.血吸蟲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西太平洋區(qū)域. [online]
4.陳軍虎, 聞禮永, 張旭照,等. 檢測日本血吸蟲感染性釘螺PCR方法的建立[J].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 2006, 24(3):204-207.
5.陳軍虎, 聞禮永. 免疫滲濾和層析技術在寄生蟲病診斷中的應用[J]. 醫(yī)學寄生蟲病雜志, 2005, 32(2):85-88.
6.陳軍虎.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變后人群血吸蟲抗體水平動態(tài)變化和感染性釘螺基因檢測的研究[D].浙江省醫(yī)學科學院,2006.
7.陳軍虎, 聞禮永, 張劍鋒,等. DIGFA,、ELISA與IHA平行檢測血吸蟲病流行區(qū)居民血清抗體的應用價值[J].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05, 21(9):776-778.
8.張利娟, 徐志敏, 錢穎駿,等. 2016年全國血吸蟲病疫情通報[J].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 2017(6):669-677.
9.百科知識.血吸蟲病的千古之謎.百拇醫(yī)藥.( 07/15/2018)
頭圖: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