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鄭州華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人體中血紅蛋白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人體中血紅蛋白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男性 130~175g/L(13.0-17.5g/dl),;
女性 115~150g/L(11.5-15.0g/dl),;
新生兒 170~200g/L(17.0-20.0g/dl)。
人體中血紅蛋白臨床意義
檢查介紹
血紅蛋白又稱血色素,是紅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能與氧結合,,運輸氧和二氧化碳。
血紅蛋白增高,、降低的臨床意義基本和紅細胞計數的臨床意義相似,,但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貧血的程度。
血紅蛋白增多有以下情況:
生理性增多:見于高原居民,、胎兒和新生兒,,劇烈活動、恐懼,、冷水浴等,;
病理性增多:見于嚴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氏四聯(lián)癥,、發(fā)紺型先天性心臟病、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肺動脈瘺或肺靜脈瘺及攜氧能力低的異常血紅蛋白病等;也見于某些腫瘤或腎臟疾病,,如腎癌,、肝細胞癌、腎胚胎瘤及腎盂積水,、多囊腎等,。
血紅蛋白減少見于以下情況:
生理性減少:3個月的嬰兒15歲以前的兒童,主要因生長發(fā)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統(tǒng)造血的相對不足,,一般可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釋,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漸降低,,可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
病理性減少: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所伴發(fā)的貧血,;
因造血物質缺乏或利用障礙所致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因紅細胞膜、酶遺傳性的缺陷或外來因素所致紅細胞破壞過多而導致的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海洋性貧血、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異常血紅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心臟體外循環(huán)的大手術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學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貧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貧血。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