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化后蛋白質的保存
蛋白質純化后,,大家是如何保存的呢?有沒有遇到過不同批次純化的蛋白,,采用同樣的測試方法,,活性卻不太一樣?有沒有遇到過新純化的蛋白,,從低溫培養(yǎng)箱拿出融化后,,居然沉淀了?蛋白質畢竟是生物體內的大分子,,提純后如果保存不當,,會很容易失活變性。 下面喆圖小編就帶大家聊一聊純化后蛋白的保存問題,。
原則
保存蛋白質應該遵循下面這幾個原則:
1. 低溫
低溫下保存蛋白質是極其必要的,。低溫意味著更低的能量,低溫下蛋白質分子熱運動較低,,其內部的成鍵不容易斷裂。另外,,在低溫下,,微生物不容易生長,可能存在的蛋白酶的活性也會很低,這些更容易保證蛋白質的活性,。
2. 分裝
蛋白質有時候是需要冷凍保存的,,但我們使用蛋白質時卻是在室溫或者更高的溫度。凍融這一過程會對蛋白質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我們需要盡量減少凍融的次數,。純化后的蛋白質,進行分裝保存,,每次需要多少便融化多少,,保證蛋白質樣品只經歷一次凍融。
3. 濃縮
純化后的蛋白質盡量以高濃度保存,,濃度在1mg/ml以上,,高濃度更有利于蛋白質的穩(wěn)定。高濃度的另一個好處是防止蛋白質分子黏貼在塑料或玻璃材質的管壁上,。不要驚訝喲,,疏水性蛋白質是很容易粘貼在管壁上的。
4. 速凍/速融(Flash freeze)
在蛋白質溶液冷凍的過程中,,純水首先結冰,,蛋白質分子會被暴露在*的鹽濃度或pH下,這會破壞蛋白的活性,。因此,,需要盡可能縮短冷凍的過程。速凍可以在液氮中進行,,也可以在干冰,,乙醇和丙酮的混合物中進行。速凍后,,蛋白質可以保存在-20度或-80度的低溫保存箱中,。同樣的道理,蛋白質融化的過程也要盡可能的快速,,可以在溫水中進行,。
5. 添加劑
蛋白質需要保存在合適的緩沖液中。同時緩沖液中還可以添加一些保護劑,,比如保存在-20度時,,可以添加10%-50%的甘油,這樣可以防止蛋白質冷凍,,不需要經歷凍融,。同時還可以添加一些抗菌試劑,比如NaN3(sodium azide),,可以防止細菌生長,?;蛘叩鞍酌敢种苿≒MSF),抑制蛋白酶對蛋白質的破壞,。另外,,還可以添加一些還原劑,如DTT,,防止蛋白質的氧化,。在選擇添加劑時,一定要保證所加試劑不會影響到蛋白的活性,。
保存方法
蛋白質的的保存方法的選擇*取決于蛋白質的穩(wěn)定性以及保存后什么時候再次使用你的蛋白,。
短期保存(1周內):
對于短期保存,大多數蛋白可以保存在4 攝氏度下,。4攝氏度下保存面臨MAX大的問題是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如果保存時間超過24小時,,建議利用0.22 um的濾膜過濾樣品,,除菌后保存在無菌的管子中。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質都適合保存在4度下,。
長期保存:
對于長期保存,冷凍是必須的,。蛋白質溶液在速凍后可以在-20度或-80度中進行,,-80度下的蛋白可以保存更長久。長期保存蛋白質的另一個方式是凍干(lyophilization),。蛋白質凍干后會呈現(xiàn)蓬松的白色粉末形式,,處于*脫水的狀態(tài),可以在低溫保存箱中無限期保存,。然而,,對于某些蛋白質,凍干操作有一個潛在問題就是蛋白質不能復溶,。凍干/復溶的過程同樣會對蛋白質產生一定的傷害作用,。
注意事項
1. 無菌
進行蛋白質操作實驗時一定要帶手套。實驗室中戴手套多是為了保護自己,,但在生化實驗中,,蛋白質卻是需要我們保護的對象。我們的皮膚上有一些蛋白酶,,這些蛋白酶很可能會降解掉我們的蛋白樣品,。皮膚上的其他化學分子也可能會污染蛋白樣品。另外,,為了防止細菌的生長,,蛋白質建議保存在滅菌的小管中,。
2.避免震蕩
震蕩產生的剪切力有可能會對蛋白質產生破壞作用,。震蕩時溶液中會產生氣泡,,氧氣的進入會導致蛋白質處在氧化環(huán)境中。蛋白質中含有半胱氨酸,,其極易被氧化為胱氨酸,,這一過程很可能會破環(huán)蛋白質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