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的取壓點的位置的判斷
對于不同的介質,,取壓點的位置有所不同。1)測量氣體壓力時,,取壓點應在工藝管道的上半部,;這是為了確保測量結果能夠準確反映氣體的實際壓力。這種做法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①避免液體影響:氣體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液體,,這些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會積聚在管道的底部,。如果取壓點位于管道的下半部分,那么這些液體可能會進入測量裝置,,從而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將取壓點設置在上半部分可以避免這種情況。②保持測量穩(wěn)定性:在水平或傾斜管道上,,如果取壓點位于管道的下半部分,,可能會導致管道底部的固體雜質進入測量管路和儀表,影響測量的穩(wěn)定性,。而將取壓點設置在上半部分,,可以減少這種風險。③適應管道結構:在某些情況下,,管道的設計可能使得底部空間較小,,不適合放置取壓點。此時,,將取壓點設置在上半部分可以更好地適應管道的結構特點,。
![image.png image.png](https://img42.chem17.com/9/20240604/638531133142132556237.png)
![image.png image.png](https://img55.chem17.com/9/20240604/638531133490094130148.png)
對于測量氣體壓力的情況,取壓點應設置在管道的上半部,。
對于測量液體壓力的情況,,取壓點應位于管道的下半部與管道的水平中心線成0°~45°夾角的范圍內,。
對于測量蒸汽壓力的情況,取壓點應在管道的上半部,,以及下半部與管道水平中心線成0°~45°夾角的范圍內,。
這些方位的設定旨在減少測量誤差,防止物料中的雜物進入管道或儀表,,并保護測量元件,。同時,為了保證測量精度,,測量流量時流束應平穩(wěn),,不受到阻力部件的擾亂,,符合理論計算的流體模型,。
在水平管道上,取壓點應避開管道底部,,以免積聚空氣或沉積物,;在垂直管道上,取壓點應位于管道的下端,,以避免積聚氣體,。
儀表取壓點方位選擇的注意事項
避免渦流與噪聲區(qū)域
在選擇儀表取壓點時,應盡量避免渦流和噪聲較大的區(qū)域,,因為這些區(qū)域會對壓力測量造成干擾,,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通常,,渦流和噪聲較大的區(qū)域位于管道彎曲處,、閥門附近或分支管道口等位置。
遠離配管進出口
儀表取壓點應遠離配管的進出口,,以免受到流體沖擊力的影響,。進出口處的流體流速較快,可能導致壓力波動,,從而影響測量精度,。因此,建議將取壓點選擇在管道長度的一定比例處,,以降低流體流速對測量的影響,。
避開沉積物與磨損
在選擇儀表取壓點時,還需注意避開管道內可能存在的沉積物或磨損區(qū)域,。這些區(qū)域可能會導致取壓孔堵塞或磨損,,從而影響測量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因此,,在選定取壓點前,,應對管道內部進行充分的檢查,,確保取壓點處無沉積物或磨損現(xiàn)象。
取壓點長度要求
取壓點的長度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過短的取壓點可能導致壓力傳遞不穩(wěn)定,,而過長的取壓點則可能增加流體的阻力,影響測量精度,。因此,,在選擇取壓點長度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權衡,,確保既能滿足測量要求,,又能降低對流體流動的干擾。
匹配管道直徑
儀表取壓點的選擇與管道直徑的匹配也是關鍵,。如果取壓點的孔徑與管道直徑不匹配,,可能會導致壓力測量不準確。一般來說,,取壓點的孔徑應略小于管道直徑,,以確保測量結果的可靠性。
考慮介質流動特性
在選擇儀表取壓點時,,還需要充分考慮介質的流動特性,。對于粘性較大或含顆粒物的介質,應特別注意避免在流速過快或可能存在渦流的區(qū)域進行取壓,。此外,,對于腐蝕性介質,還需選用耐腐蝕的材料制作取壓點,,以確保儀表的穩(wěn)定運行,。
遵循安裝圖要求
在進行儀表取壓點的選擇和安裝時,應嚴格遵循相關的安裝圖紙和技術規(guī)范,。這些文件通常包含了詳細的安裝步驟,、取壓點位置和尺寸等信息,有助于確保取壓點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防范振動與損傷
儀表取壓點應設置在不易受到振動和機械損傷的位置,。振動可能導致取壓點松動或損壞,從而影響測量的準確性,。此外,,還應避免在取壓點附近進行可能導致機械損傷的操作,以確保儀表的長期穩(wěn)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