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恒泰聯(lián)測儀器儀表制造(蘇州)有限公司>>振動傳感器>>一體化振動變送器>> 一體化磁鐵安裝振動速度傳感器RK803
應用領域 | 石油,電子,交通,電氣,綜合 |
---|
一,、 差壓變送器的工作原理: 來自雙側導壓管的差壓直接作用于變送器傳感器雙側隔離膜片上,通過膜片內的密封液傳導至測量元件上,,測量元件將測得的差壓信號轉換為與之對應的電信號傳遞給轉換器,,經過放大等處理變?yōu)闃藴孰娦盘栞敵觥?/p>
二、差壓變送器的幾種應用測量方式: 1. 與節(jié)流元件相結合,,利用節(jié)流元件的前后產生的差壓值測量液體流量,。 2. 利用液體自身重力產生的壓力差,測量液體的高度,。 3. 直接測量不同管道,、罐體液體的壓力差值。 三,、 應用中的故障判斷及分析 變送器在測量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故障,故障的及時判定分析和處理,,對正在進行了生產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根據(jù)日常維護中的經驗,,總結歸納了一些判定分析方法和分析流程,。 1. 調查法:回顧故障發(fā)生前的打火、冒煙,、異味,、供電變化、雷擊,、潮濕,、 誤操作、誤維修,。
2. 直觀法:觀察回路的外部損傷,、導壓管的泄漏,回路的過熱,,供電開關狀態(tài)等,。
3. 檢測法: 1) 斷路檢測:將懷疑有故障的部分與其它部分分開來,查看故障是否消失,,如果消失,,則確定故障所在,否則可進下步查找,,如:智能差壓變送器不能正常Hart遠程通訊,,可將電源從表體上斷開,,用現(xiàn)場另加電源的方法為變送器通電進行通訊,以查看是否電纜是否疊加約2kHz的電磁信號而干擾通訊,。 2) 短路檢測: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將相關部分回路直接短接,如:差變送器輸出值偏小,,可將導壓管斷開,,從一次取壓閥外直接將差壓信號直接引到差壓變送器雙側,觀察變送器輸出,,以判斷導壓管路的堵,、漏的連通性。 3) 替換檢測:將懷疑有故障的部分更換,,判斷故障部位,。如:懷疑變送器電路板發(fā)生故障,可臨時更換一塊,,以確定原因,。 4)分部檢測:將測量回路分割成幾個部分,如:供電電源,、信號輸出,、信號變送、信號檢測,,按分部分檢查,,由簡至繁,由表及里,,縮小范圍,,找出故障位置。 四,、幾個典型測量回路的故障分析 下面我僅以導壓管故障為例,,來分析差壓變送器測量回路故障。
1. 導壓管堵塞: 在儀表維護中,,由于差壓變送器導壓管排放不及時,,或介質臟、粘等原因,,正負導壓管堵塞是經常發(fā)生的事,。 當實際流量由F前減小到F后時,管道中的靜壓也相應的降低,,設降低值為P0;同時,,當實際流量下降至F后時,P-值也要因為管內流體流速的降低而升高,,設升高值為P0’,。 即:△P=( P+-P0 )-( P-+P0′)此時變送器輸出值應減小,。 2. 正導壓管泄漏: 實際上,當泄漏量非常小的時候,,由于種種原因,,工藝操作或儀表維修護人員很難發(fā)現(xiàn),只有當泄漏量大,,所測流量與實際流量相比有較大誤差時才會發(fā)現(xiàn),,這時即使是實際流量上升,總是△P泄漏后《《△ P泄漏前,,F(xiàn)泄漏后《3. 平衡閥泄漏: 設泄漏前壓力為P1,,泄漏后壓力為P2, P1= P1+- P1- ,,F(xiàn)1為平衡閥泄漏前的變送器輸出值,,F(xiàn)2為平衡閥泄漏后的變送器輸出值。 我們假設管道內流體流量在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做分析,,設泄漏的壓力為PS,, 則:泄漏后的正負導壓管的靜壓為: P2+= P1+-PS,P2-= P1-+ PS P2= P2+- P2- = P1-2 PS,, 根據(jù)差壓與流量的關系得出F24. 氣體流量導壓管積液情況下的變送器測量誤差: 設正導壓管取壓點壓力為P0+,,負導壓管取壓點壓力為P0-,變送器“》差壓變送器正端壓力為P1+,,變送器"》差壓變送器負端壓力為P1-,。 P0= P0+- P0- P1= P1+- P1- 正常測量下: P0= P1 設正常測量狀態(tài)下的流量為F,則 F=K 這里 K為常系數(shù),。 設液體水的密度為ρ,,則在正導壓管積液高度為h+,,負導壓管積液高度為h-的情況下: P1+= P0++ρgh+ P1-= P0-+ρgh- P1= P1+- P1-= (P0+)+(ρ h+)-( P-+ρ h-)= P+ρ (h+-h-) 則變送器輸出為: F=K 當h+》h-時 變送器實際測得的差壓增大,,輸出流量信號增大。 當h+這里,,由于正壓導管取壓方式的原因,,隨著時間的增加,h+逐漸大于h-,,測得的流量也增大,。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