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M核磁共振波譜儀廣泛用于化合物的結構測定
500M核磁共振波譜儀廣泛用于化合物的結構測定,,定量分析和動物學研究等方面。它與紫外、紅外,、質譜和元素分析等技術配合,是研究測定有機和無機化合物的重要工具,。原子核除具有電荷和質量外,,約有半數(shù)以上的元素的原子核還能自旋。由于原子核是帶正電荷的粒子,,它自旋就會產(chǎn)生一個小磁場,。具有自旋的原子核處于一個均勻的固定磁場中,它們就會發(fā)生相互作用,,結果會使原子核的自旋軸沿磁場中的環(huán)形軌道運動,,這種運動稱為進動。
自旋核的進動頻率w0與外加磁場強度/0成正比,,即w0=y/0,,式中r為旋磁比,是一個以不同原子核為特征的常數(shù),,即不同的原子核各有其固有的旋磁比r,,這就是利用核磁共振波譜儀進行定性分析的依據(jù)。從上式可以看出,,如果自旋核處于一個磁場強度/0的固定磁場中,,設法測出其進動頻率o0,就可以求出旋磁比r,,從而達到定性分析的目的,。同時,還可以保持w0不變,,測量/0,,求出y,實現(xiàn)定性分析,。核磁共振波譜儀就是在這一基礎上,,利用核磁共振的原理進行測量的。
500M核磁共振波譜儀是指一個射頻場引起有磁矩的原子核與外磁場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的磁能之間的躍遷,。核磁共振波譜儀是基于核磁矩不等于零的原子核,,在靜磁場作用下,對穩(wěn)定頻率電磁波的吸收現(xiàn)象來研究物質結構的一種工具。分析工作者從共振峰的數(shù)和相對的強度,、化學位移和馳豫時間等參數(shù)進行物質結構分析,。
廣泛應用于物理學、化學,、生物,、藥學、醫(yī)學,、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礦業(yè),、材料學等學科,,是對各種有機和無機物的成分、結構進行定性分析的有力的工具之一,,亦可進行定量分析,。目前核磁共振與紅外、質譜儀等其他儀器配合,,已鑒定了十幾萬種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