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邱介山教授的遼寧省“能源材料化工”創(chuàng)新團隊在超大面積二維納米碳材料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其成果發(fā)表在《 先進功能材料》( Adv. Funct. Mater.2015, 25, 5420-5427,被選為前內封面),。
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功能材料近年來炙手可熱,,這些明星材料在力學、電學,、熱學和磁學等方面顯示出令人驚異的*性能,。研究發(fā)展性能可控和成本低廉、能夠充分滿足實用化需求的類石墨烯二維納米碳材料的制備新方法和新技術,,并揭示這些材料在能量存儲與轉換,、催化等技術領域的應用潛力和構效關系,是國內外關注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一個重要課題,。
邱介山教授的遼寧省“能源材料化工”創(chuàng)新團隊提出基于可再生生物質分子在二維層狀晶體模板表面的長程有序自組裝策略,,建立了超大面積二維納米碳材料的綠色制備與多尺度宏觀體的構筑新方法。與常規(guī)硬模板內部的二維限域孔道相比,,生物質分子在層狀晶體敞開表面的吸附熱動力學與長程有序分布更加,,碳化后獲得的納米碳薄片面積可達數(shù)百平方微米以上,而厚度僅為5-8納米,,其aspect ratio(碳片lateral size與厚度之比值)介于6000-10000,,具有優(yōu)異的導電性與柔韌性。以生物質分子(明膠)為前驅體,,以硼酸為層狀晶體模板,,在納米碳薄片內原位摻雜引入硼和氮原子,一步法實現(xiàn)對納米碳薄片之化學組成和微觀結構的精細調變,。此類超大面積納米碳薄片具有優(yōu)異的柔韌性,,可作為基本結構基元,基于多尺度自組裝機制而構筑二維柔性自支撐薄膜,、三維超輕氣凝膠等,。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此類超大面積納米碳薄片及其自組裝構筑的二維薄膜宏觀體均表現(xiàn)出高比電容、超長循環(huán)壽命(15000次)及優(yōu)異的高功率輸出能力,;材料制備過程中的層狀晶體模板(硼酸)可通過簡單的溫和綠色化的水洗-蒸發(fā)結晶工藝循環(huán)利用,。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材料化工遼寧重點實驗室與美國麥克儀器公司共建了聯(lián)合實驗室。聯(lián)合實驗室配備了麥克儀器全功能型多用氣體吸附儀3Flex,、全自動多功能氣體吸附儀ASAP 2020,,全自動化學吸附儀Chmisorb等多款儀器,為該納米碳材料的表征起到決定性作用,。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