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CPU317-2中央處理器單元模組
電子齒輪
在 V90 伺服驅動中,,“a”和“b”的值決定驅動的電子齒輪傳動比,,它表示的是 CPU 發(fā)出的
脈沖串的頻率轉換特性。由于來自 S7-200 SMART CPU 運動軸的大脈沖頻率是 100
kHz,,而裝有編碼器的 SIMOTICS S-1FL6 伺服電機的編碼器分辨率為 2^20 脈沖/
轉,,因此在許多應用中,借助驅動的電子齒輪特性可能實現(xiàn)更高的電機轉速,。例如,,要相
對于供給驅動的 CPU 脈沖串頻率,在伺服電機內實現(xiàn) 10x 的設定值脈沖頻率增量,,則必
須將電子齒輪傳動比設置為“10:1”,。
在 V90 伺服驅動中,,通過參數(shù)“p29012[0]”設置電子齒輪傳動比的分子(“a”),通過參數(shù)
西門子CPU317-2中央處理器單元模組
“p29013”設置傳動比的分母(“b”),。另外,,在使用電子齒輪時,請將參數(shù)“p29011”設為
“0”,。在 V90 伺服驅動中,,電子齒輪傳動比 (a/b) 的有效范圍在“0.02”和“200”之間。
更多信息請參見 SINAMICS V90/SIMOTICS S-1FL6 操作指令文檔的“電子齒輪傳動比”部
分,。
機械因素
“m”和“n”值構成負載轉數(shù)和電機轉數(shù)間的機械關系,,適用于使用齒輪機構的情況。若 V90
驅動處于“PTI”模式下,,其內部機械齒輪傳動比參數(shù)固定為“1:1”,,但實際的“m”和“n”值對于
為運動軸確定正確的工程單位轉換因子非常重要,如下文所述,。
“c”值構成負載運動(以工程單位表示)和負載轉數(shù)的關系,。“負載每轉移動 20 cm”和
“負載每轉轉動 360 度”便是該轉換因子的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