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xù)性心律失常,。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fā)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房顫時心房激動的頻率達300~600次/分,,心跳頻率往往快而且不規(guī)則,有時候可達100~160次/分,,不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絕對不整齊,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房顫患病率還與冠心病,、高血壓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關系。
近日,由麻省總醫(yī)院(MGH)的研究人員領導并發(fā)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某些免疫細胞在AFib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靶向這些細胞可能是治療和預防AFib的一種有希望的策略,。
在這項工作中,,資深作者Matthias Nahrendorf研究員和Richard Moerschner捐贈的MGH研究所男性健康主席,及其同事分析了從房顫患者和非房顫患者收集的心房心臟組織中的單細胞,。分析表明,,在AFib期間,稱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是心房中活動最多的細胞群,,這些細胞比病變組織中的任何其他細胞類型擴增得更多,。
研究人員還創(chuàng)建了一種新的AFib小鼠模型,他們稱之為“HOMER",,并測試巨噬細胞是否以及如何引起AFib,。“我們發(fā)現招集的巨噬細胞支持心房的炎癥和纖維化,,或瘢痕形成,,這阻礙了心臟細胞之間的電傳導,導致心房顫動,。抑制巨噬細胞的招集可以減少AFib,,"Nahrendorf說。
基因表達分析顯示,,在人類和小鼠心臟中,,SPP1基因在AFib期間在巨噬細胞中高度過表達。該基因產生SPP1蛋白(也稱為骨橋蛋白),,促進組織瘢痕形成,,并在AFib患者血液中升高。缺乏這種蛋白的小鼠心房巨噬細胞數量減少,。
因此,,未來的AFib治療策略可能針對巨噬細胞或巨噬細胞來源的信號,如導致炎癥和纖維化的SPP1,。Nahrendorf說:“我們認為這項研究為AFib的免疫調節(jié)治療奠定了基礎,,我們目前正在研究幾種策略來實現這一目標。"
研究這些策略如何補充目前的護理也很重要,?!巴ㄟ^繪制心房顫動涉及的心臟和免疫細胞,這項研究推進了研究巨噬細胞靶向治療如何支持現有治療的下一步,,"心血管科學部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疾病分支副主任Michelle Olive博士說,。
這項工作得到了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美國心臟協會、德國Forschungsgemeinschaft,、墨卡托研究員,、DFG、英國心臟基金會,、NIHR牛津生物醫(yī)學研究中心和歐盟MAESTRIA 965286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