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C41直流伏安表工作原理是什么
閱讀:430 發(fā)布時間:2025-2-11C41直流伏安表工作原理是什么,?
磁電系電流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載流導體在磁場中受到電磁力的作用,,具體介紹如下:
主要結構
磁電系電流表主要由固定的磁路系統(tǒng)和可動部分組成,。磁路系統(tǒng)一般由磁鐵,、極掌和圓柱形鐵芯組成,,可在極掌與鐵芯之間的氣隙中產(chǎn)生均勻的輻射磁場,。可動部分包括繞制在鋁框上的線圈,、指針,、游絲等,線圈放置在氣隙磁場中,,當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會在磁場作用下產(chǎn)生電磁力,使線圈發(fā)生偏轉,帶動指針指示出相應的電流值,。
工作原理
電磁力的產(chǎn)生:根據(jù)安培力定律,,當導體中通有電流\(I\),C41直流伏安表且處于磁感應強度為\(B\)的磁場中時,,導體所受的電磁力\(F\)的大小為\(F = BIL\),,其中\(zhòng)(L\)為導體在磁場中的有效長度。在磁電系電流表中,,線圈相當于載流導體,,當被測電流通過線圈時,線圈中的每一小段導體都會受到電磁力的作用,。由于磁場是均勻輻射分布的,,線圈所受的電磁力方向始終與線圈平面垂直,并且這些電磁力會形成一個使線圈繞軸轉動的力矩,,稱為電磁轉動力矩\(M\),,其大小與線圈中的電流\(I\)成正比,即\(M = k_1I\),,其中\(zhòng)(k_1\)為與電流表結構有關的常數(shù),。
轉動力矩與反作用力矩的平衡:當線圈在電磁轉動力矩的作用下開始轉動時,與線圈相連的游絲會產(chǎn)生反作用力矩\(M_f\),。游絲的反作用力矩與線圈的偏轉角\(\theta\)成正比,,即\(M_f=k_2\theta\),其中\(zhòng)(k_2\)為游絲的彈性系數(shù),。隨著線圈的轉動,,偏轉角\(\theta\)不斷增大,反作用力矩\(M_f\)也不斷增大,,當電磁轉動力矩\(M\)與反作用力矩\(M_f\)達到平衡時,,線圈停止轉動,此時有\(zhòng)(M = M_f\),,即\(k_1I=k_2\theta\),,可得\(\theta=\frac{k_1}{k_2}I=kI\),其中\(zhòng)(k=\frac{k_1}{k_2}\)為常數(shù),。這表明線圈的偏轉角\(\theta\)與被測電流\(I\)成正比,,所以可以通過指針所指示的刻度來直接讀出被測電流的大小。
阻尼作用:為了使電流表的指針能夠迅速穩(wěn)定在平衡位置,,以便快速準確地讀數(shù),,磁電系電流表還設有阻尼裝置。一般是利用線圈在磁場中運動時,,鋁框中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與磁場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電磁阻尼力來實現(xiàn),。當線圈轉動時,,鋁框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進而在鋁框中形成感應電流,,該感應電流又會受到磁場的作用力,這個力的方向總是與線圈的運動方向相反,,起到阻礙線圈運動的作用,,使指針能夠迅速穩(wěn)定在平衡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