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器(英文名稱:relay)是一種電控制器件,是當輸入量(激勵量)的變化達到規(guī)定要求時,,在電氣輸出電路中使被控量發(fā)生預定的階躍變化的一種電器,。它具有控制系統(tǒng)(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tǒng)(又稱輸出回路)之間的互動關系。通常應用于自動化的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小電流去控制大電流運作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jié)、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在18世紀的時候,科學家們還認為電和磁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物理現(xiàn)象,。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fā)現(xiàn)電流的磁效應后,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又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這些發(fā)現(xiàn)證實了電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轉化,,這也為后來的電動機和發(fā)電機的誕生奠定了基礎;人類則因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從此邁入電氣時代,。19世紀3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在研究電路控制時利用電磁感應現(xiàn)象發(fā)明了繼電器。最早的繼電器是電磁繼電器,,它利用電磁鐵在通電和斷電下磁力產生和消失的現(xiàn)象,,來控制高電壓高電流的另一電路的開合,它的出現(xiàn)使得電路的遠程控制和保護等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繼電器是人類科技的一項偉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它不僅是電氣工程的基礎,也是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的重要基礎,。
繼電器是具有隔離功能的自動開關元件,廣泛應用于遙控,、遙測,、通訊、自動控制,、機電一體化及電力電子設備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3
繼電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輸入變量(如電流,、電壓,、功率,、阻抗、頻率,、溫度,、壓力、速度,、光等)的感應機構(輸入部分),;有能對被控電路實現(xiàn)“通"、“斷"控制的執(zhí)行機構(輸出部分),;在繼電器的輸入部分和輸出部分之間,,還有對輸入量進行耦合隔離,功能處理和對輸出部分進行驅動的中間機構(驅動部分),。 [3]
作為控制元件,,概括起來,繼電器有如下幾種作用: [3]
1)擴大控制范圍:例如,,多觸點繼電器控制信號達到某一定值時,,可以按觸點組的不同形式,同時換接,、開斷,、接通多路電路。 [3]
2)放大:例如,,靈敏型繼電器,、中間繼電器等,用一個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電路,。 [3]
3)綜合信號:例如,當多個控制信號按規(guī)定的形式輸入多繞組繼電器時,,經過比較綜合,,達到預定的控制效果。 [3]
4)自動,、遙控,、監(jiān)測:例如,自動裝置上的繼電器與其他電器一起,,可以組成程序控制線路,,從而實現(xiàn)自動化運行。
①額定工作電壓:是指繼電器正常工作時線圈所需要的電壓,。根據(jù)繼電器的型號不同可以是交流電壓,,也可以是直流電壓。 [4
②直流電阻:是指繼電器中線圈的直流電阻,可以通過萬用表測量,。 [4
③吸合電流:是指繼電器能夠產生吸合動作的最小電流,。在正常使用時,給定的電流必須略大于吸合電流,,這樣繼電器才能穩(wěn)定地工作,。而對于線圈所加的工作電壓,一般不要超過額定工作電壓的1.5倍,,否則會產生較大的電流而把線圈燒毀,。 [4
④釋放電流:是指繼電器產生釋放動作的最大電流。當繼電器吸合狀態(tài)的電流減小到定程度時,,繼電器就會恢復到未通電的釋放狀態(tài),,這時的電流遠遠小于吸合電流。 [4
⑤觸點切換電壓和電流:是指繼電器允許加載的電壓和電流,。它決定了繼電器能控制電壓和電流的大小,,使用時不能超過此值,否則很容易損壞繼電器的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