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yè)篇之土壤EC值與PH值
農作物生長,,不僅受環(huán)境氣候,、溫度、濕度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土壤的不同,,才導致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這種差異性,,土壤對作物正常生長,、高產優(yōu)質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土壤檢測四大要素溫度,、水分,、EC值、PH值,,在上文中我們通過土壤溫濕度傳感器講述了土壤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的測量方法,,今天我們再來講一下土壤EC值與土壤PH值,。
土壤酸堿度(土壤PH值)
土壤PH值又稱土壤酸堿度,土壤酸堿度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質之一,,是土壤形成和熟化培肥過程的一個指標,。通常用來衡量土壤酸堿反應的強弱。土壤酸堿度主要由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濃度決定,,以pH表示,。pH在6.5~7.5之間的為中性上壤;6.5以下為酸性土壤,;7.5以上為堿性土壤,。土壤酸堿度一般分5級,。
土壤酸堿度在土壤中,,它參與許多化學反應,對許多土壤性質產生影響,。
微生物活動,、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土壤保持養(yǎng)分的能力以及土壤發(fā)生過程中元素的遷移等,,都與土壤pH有關,。如果pH值沒有達到植物所需要的范圍,則營養(yǎng)元素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營養(yǎng)元素很容易被植物迅速吸收,很可能導致某種營養(yǎng)元素引起的毒害,。
各種植物都有其適宜的pH范圍,,超過這個范圍生長即受阻。根據我國土壤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將土壤的酸堿度分為五級屬性在實際應用上較為合適,。五級酸堿度分別為:強酸性(pH<5.0)、酸性(pH5.0~6.5),、中性(pH6.5~7.5),、堿性(pH7.5~8.5)、 強堿性(pH>8.5)
在國內,,大部份地塊土壤多為酸性土和中性土,,少數強酸性土,極少堿性土,,栽培農作物時,,首先要弄清所栽培的作物pH適宜范圍,是喜歡酸性土或中性土,,還是可以適宜于堿性土,,土壤酸堿度不合適其作物生長范圍就進行土壤調節(jié),。
土壤電導率(土壤EC值)
土壤EC值指的是土壤電導率,土壤EC值是測定土壤水溶鹽的指標,,而土壤水溶鹽是表層土壤中可被植物迅速利用的無機營養(yǎng)物質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判定土壤中鹽類離子是否限制作物生長的因素。土壤EC值的大小會對作物的生長起到嚴重的影響,,我們要學會根據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合理調配土壤EC值,,EC值一般在0.4~2之間。在同一區(qū)域,,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EC值越高,鹽分就越高,。
這個標準是對土壤的一個廣譜性評價,。這里將土壤分為五類,非鹽化,、輕鹽化,、中鹽化、重鹽化和鹽土,。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土壤EC值針對的是土水比為1:5時的測定值,,單位是ds/m或者ms/cm。這里的全鹽值就是土壤水溶性鹽總量,,單位是%,。
上面這張表是針對常見的一部分作物,EC值的適應范圍,。
目前的農業(yè)生產上,,過量施肥是普遍現(xiàn)象。雖然國家一直在強調減少化肥使用量,,提倡科學種植,,但是土壤中尤其是棚室土壤中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大多已經積聚了太多的鹽分,土壤鹽分已經開始嚴重的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起土壤鹽分/EC值這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