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翻斗式雨量計
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是由大氣循環(huán)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huán)*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方法,,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淡水資源。
雨是從云中降落的水滴,。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fā)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變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云,,它們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就從云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
關于雨量的等級,氣象上是這樣規(guī)定的:
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小時內降雨量小于2.5毫米,,稱為小雨。
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10.0~24.9毫米之間的,,或小時內降雨量小于2.6~8.0毫米之間的,,稱為中雨。
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之間的,,或小時內降雨量小于8.1~15.9毫米之間的,,稱為大雨。
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50.0~99.9毫米之間的,,或小時內降雨量超過16.0毫米的,,稱為暴雨。
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100.0~199.9毫米之間的,,達到或超過200.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
翻斗式雨量計就是測量降雨量的儀器,,由承雨口 1(下圖所示),、濾網 2、引水漏斗 3,、翻斗支架 4,、翻斗 5、翻斗軸套 6,、傾角調節(jié)裝置 7,、水平調節(jié)裝置 8、恒磁鋼 9,、干簧管10,、信號輸出端子11、排水漏斗12,、底座13,、不銹鋼筒身14、底座支承腳15等組成,。其中,,翻斗支架 4 上安裝有翻斗軸套6和圓水平泡、干簧管支架和信號輸出端子,。
翻斗式雨量計測量原理:雨水從上端的承雨口進入承水器,,落入引水漏斗,經漏斗口流入翻斗,,當積水量達到一定高度時,,翻斗失去平衡翻倒;將水倒出,,隨著降雨持續(xù),,將使翻斗左右翻轉,接觸開關將翻斗翻轉次數變成電信號,,送到記錄器,,在累積計數器和自記鐘上讀出降水資料,如此往復即可將降雨過程測量下來,。
目前市面上銷售多的有兩種材質,,一種是ABS塑料材質,另一種是不銹鋼材質,,兩種材質相比,,相信大家都會選擇更加堅固耐用的不銹鋼材質。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產品使用不銹鋼外殼,,但內部翻斗支架用ABS材質替代以降低成本,在野外惡劣環(huán)境中,,使用壽命顯然不如更具老化的全不銹鋼材質雨量計,。
建大仁科翻斗式雨量計外殼及翻斗支架均采用不銹鋼材質,不懼老化,,更適應野外惡劣環(huán)境,。采用三維流線設計,使翻斗翻水更加流暢,,且具有自滌灰塵容易清洗的功能,。下垂式弧面導流尖,其造型美觀流暢,,翻水性能更好,。為防止樹葉等雜物阻塞雨量下流,翻斗式雨量計在漏斗處設計留有網孔,,使滯水產生的誤差性?。黄浞凡考С邢到y(tǒng)制造精良,,摩阻力矩小,,因而翻斗部件翻轉靈敏,性能穩(wěn)定,,工作可靠,。
與其它翻斗式雨量計不同,,建大仁科的翻斗軸套為一體化定位結構,翻斗通過翻斗軸安裝在軸承中,,出廠時內部結構裝配完成,,不需要再進行內部結構的現場安裝,現場安裝更加方便,。
建大仁科翻斗式雨量計桶口口緣呈刃口狀,,刃口角度44°,符合GB/T21978-2014國標的要求,,確保監(jiān)測的準確度,。擁有RS485、脈沖信號兩種輸出方式,。
建大仁科翻斗式雨量計承雨口的尺寸為200mm,,其性能符合國家標準 GB/T 21978.2-2014《降水量觀測要求》要求。
目前,,翻斗式雨量計廣泛用于氣象臺(站),、水文站、農林,、國防,、野外測報站等有關部門,配合雨量記錄儀來測量降水量,、降水強度,、降水時間等,為防洪,、供水調度,、電站水庫水情管理提供原始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