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PLC控制系統(tǒng)成本的方法
降低PLC控制系統(tǒng)成本的方法
一,、降低成本的必要性
PLC作為一種新型的,、通用的自動控制裝置,,具有功能強,,可靠性高,,使用靈活方便,,易于編程以及工業(yè)環(huán)境適應性強等諸多特點,。因而在工業(yè)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和傳統(tǒng)產業(yè)技術改造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成為現(xiàn)代工業(yè)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
隨著PLC產品的不斷改進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生產領域的PLC也開始向網絡化方向發(fā)展,,企業(yè)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大量使用PLC,;在此背景下,,PLC產品的價格和控制系統(tǒng)的費用成為企業(yè)關注的焦點,也將從根本上影響PLC技術的應用推廣,;基于此,,本文提供一些簡便的設計技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促進PLC的廣泛使用,。
在實際使用PLC的過程中,I/O點數(shù)的花費,,占用大量的開支,,當前PLC的每一點平均價格高 達數(shù)百元,進口的機型則高達千元,。減少所需的I/O點數(shù)是降低系統(tǒng)硬件費用的主要措施,,在大多數(shù)場合下,被控對象的輸出點小于輸入點,,實現(xiàn)控制任務需要的檢測點較多,,或者說需要的操作按鈕較多,這樣在選型時PLC的輸出點數(shù)目較容易滿足要求,,對輸入點則可能不易滿足,。因此,I/O點數(shù)的減少則主要在于減少輸入點數(shù),,若能減少輸入點數(shù)的開銷,,便能很好地降低費用。
二,、降低成本的方法
要降低系統(tǒng)使用成本,,可以從硬件和軟件兩個角度來考慮,在硬件方面可以考慮通過電路的組合,,減少使用I/O點數(shù)的機會,,在軟件方面則是通過程序的組合擴展I/O點的使用價值,實現(xiàn)一點多用,。
1,、硬件上實現(xiàn)降低成本
硬件方面降低成本在利用現(xiàn)有PLC設計控制系統(tǒng)方面具有實際意義??刹捎靡韵聨追N方法來實現(xiàn):
(1)外界信號分組輸入
在具有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2種效果的系統(tǒng)中,,自動控制程序和手動控制程序一般不會同時執(zhí)行.這時可將自動與手動信號按不同控制狀態(tài)要求分組接入PLC輸入端子
SBI和SB2按鈕都使用X0輸入端,但他們不是同時起作用,,這樣,,通過PLC的硬件公共點(COM)接線的轉換和軟件分時執(zhí)行各自不同的用戶程序段的方法,使得PLC的1個輸入點可分別反應2個輸入信號的狀態(tài)。起到2個輸入點的作用,,來完成PLC在2種工作狀態(tài)下的輸入功能,,提高了PLC輸入點的利用效率,節(jié)省了PLC輸入點的實際數(shù)量,。圖中SA用來選擇自動/手動程序,,供自動/手動切換之用,二極管用來切斷寄生信號,,避免錯誤信號的產生,。
(2)合并輸入開關元件
在如圖2(a)所示的多點起停的電動機控制電路中,電動機可以實現(xiàn)在不同地方啟動,、停止的控制,。若采用PLC控制,可分別采用圖2(b)和(c)的接線方法,。圖2( b)接線占用PLC輸入點較多(共5個),,梯形圖也顯得復雜;圖2(c)接線則將外部輸 入信號串聯(lián)后輸入,占用PLC輸入點較少(共2個),,梯形圖也比較簡單,。
(3)利用矩陣形式輸入
在由繼電器輸出型的PLC控制系統(tǒng)控制的復雜系統(tǒng)中,通過矩陣輸入可以明顯的減少所需PLC輸入點數(shù),。圖3中,,將輸出端的COM2和輸入端的COMl連接起來。利用軟件使Y430,,Y4 31,Y432輪流為“1"狀態(tài),,則Y430為“1"時讀入K1,,K2,K3的狀態(tài),。在梯形圖中,,應將Y430和X400的常開觸點串聯(lián)作為K1提供的輸入量;Y431為“1"時讀入K4,,K5,,K6的狀態(tài)等。圖中二極管是用來防止寄生電路的產生,。這種輸入方法對不常變化的輸入元件特別適合,。
(4)部分信號不占端子
對一些功能簡單,涉及面很窄的輸入信號,,如手動操作按鈕,、熱繼電器常閉觸點等,可將他們設置在PLC的外部硬件電路中,沒有必要作為PLC的輸入信號,。
2,、用軟件功能實現(xiàn)成本降低
(1)一點多用
(a)通過計數(shù)器實現(xiàn)
一個電路的啟動和停止控制通常是由2只按鈕分別完成的。當一臺PLC控制多個具有啟/停操作的電路時,,將占用很多輸入點,,如果用1只按鈕實現(xiàn)啟動和停止則可節(jié)省一半的輸入點,用計數(shù)器實現(xiàn)的單按鈕起停控制電路
(b)通過定時器實現(xiàn)
電路如圖5所示,。當按下按鈕X400時,,輸出線圈Y431被置位接通。Y431的輔助觸點使定時器T601定時2 s啟動,,2 s后定時器T601常閉觸點斷開,,而常開觸點閉合。當再次按下按鈕X400時,,由于X400和T601都接通,,在復位指令RST作用下,輸出線圈Y431斷開,,使外部負載停止工作,。
(c)通過移位寄存器實現(xiàn)
在如圖6所示的電路中,當按下按鈕X400時,,X400的2個觸點接通移位寄存器的數(shù)據(jù)輸入和移位輸入2個端子,,M200為“1"狀態(tài),且立即移位到M201,,使M201也為“1"狀態(tài),,M201的常開觸點閉合,使Y431有輸出,,接通外部負載工作,,同時M201的常閉觸點斷開。當再次按下X400按鈕時,,由于M201常閉的觸點第二次信號輸入,,于是移位信號將M200的“0"狀態(tài)移到M 20 1,使M201為“0"態(tài).其常開觸點M201切斷了Y431的輸出,、停止負載工作,。此時電路恢復最初狀態(tài),等待下一次按下按鈕,。
(d)通過脈沖輸出指令實現(xiàn)
脈沖輸出指令又稱微分輸出指令,。電路如圖7所示,按下按鈕X400時.在微分脈沖輸出指令PLS的作用下,,輔助繼電器M300接通一個掃描周期,,其常開觸點接通輔助繼電器M100線圈回路,,M100常開觸點閉合1個周期,在置位指令的作用下M301接通,,M301常開觸點接通輸出繼電器Y431線圈,,Y431線圈輸出驅動外部負載的控制信號,使負載啟動運行,。
當再次按下按 鈕X400時,,在微分脈沖輸出指令PLS的作用下,M300常開接點接通M101線圈1個掃描周期,,M 101常開接點閉合,,在復位指令作用下,Y431線圈回路斷開,,使外部負載停止工作,。
(2)跳轉線圈實現(xiàn)手動和自動操作
圖8為用-個輸入點X401實現(xiàn)手動和自動2種操作功能的梯形圖。其中X401接自動/手動工作方式轉換開關,。當開關指向手動時,,X401常開觸點閉合,跳轉條件成立,,此時將跳過CJP 701與EJP 701之間的程序,,使自動工作程序不執(zhí)行,同理當開關指向自動時,,執(zhí)行自動工作程序,。
三、結語
在PLC控制系統(tǒng)設計過程中,,通過使用以上方法,,可以大大提高PLC輸入/輸出點的利用效率,節(jié)省PLC輸入/輸出點的實際使用數(shù)量,,縮小PLC的體積,,實現(xiàn)有效地節(jié)約成本。
參考文獻
[1]彭利標.可編程控制器原理及應用[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2]MITSUBISHI PLC F1系列 使用手冊[S].1992
[3]宋建成.可編程序控制器原理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張友軍.可編程序控制器I/O接口數(shù)量的擴大設計,1999(3)
[5]王兆義.小型可編程序控制器實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7
[6]MITSUBISHI PLC FX2N系列 使用手冊[S].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