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T372 排風罩性能實驗臺
DYT373 排風罩性能測定實驗臺(帶標準流量計量箱)
DYT216 空氣動力學多功能實驗臺/多功能風洞/氣體射流實驗臺
DYT179 離心式風機管道彎頭閥門性能實驗臺
DYT126 煙氣流線演示儀(煙風洞)
DYT009Ⅱ 風機風室性能實驗臺
存在的問題
1,、局部排風罩型式的選擇不當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應用者均能選擇正確的排風罩型式,但也有個別排風罩型式選擇錯誤,。如某推臺鋸在鋸木時產(chǎn)生木塵,,因木塵顆粒較大,、比重較大,推臺鋸鋸木時產(chǎn)生的木塵,,沿鋸木流線運動較短距離后便落至地面,,通常原則,應采用下吸風罩控制推臺鋸產(chǎn)生的木塵,,但設計中采用了上吸風罩,,控制效果極差。
在采有相同排風量的情況下,,改為下吸罩,,檢測結果表明,操作位木塵濃度比設置上吸風罩時降低了5.95倍,。
由此可見,,選擇正確的局部排風罩開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控制效果,。
2,、局部排風罩位置及罩口風速設計不合理
局部排風罩位置及罩口風速對局部排風罩的控制效果影響極大。調查中發(fā)現(xiàn),,局部排風罩罩口距有害物發(fā)生源距離較遠,,未對準有害物氣流方向,局部排風罩罩口被遮擋,,罩殼擴張角過小,排風罩罩口風速及控制點風速小于設計中應達到的風速等現(xiàn)象比較普遍,。下面,,就上吸罩、側吸罩兩種情況進行分析,,詳見表1,、表2所示。
在不影響操作的前提下,,排風罩距有害物的距離可以分別拉近0.6m及0.3m; 實測罩口平均風速均為0.3m/s,,低于設計應滿足罩口平均風速的70%,操作位有害物濃度分別超過國家標準的職業(yè)接觸限值的1.6和2.0倍,。
在不影響操作的前提下,,排風罩距有害物的距離可以分別拉近0.2m和0.1m;實測罩口平均風速僅為0.39m/s和0.82m/s,,吸入風速分別為0.20m/s和0.38m/s罩口風速分別低于設計應滿足吸入風速的60%和24%,,操作位有害物質濃度分別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職業(yè)限值的13.4和1.7倍。
由此可見,,排風罩距有害物發(fā)生源的距離較遠,,罩口未對有害物發(fā)生源及罩口被遮擋,,罩殼擴張角過小,局部排風罩罩口風速及吸入風速過低等已成為影響局部排風罩控制效果根據(jù)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設計出不同的局部排風罩,,局部排風罩可分為以下幾種基本形式:1.密閉罩,;2.柜式排風罩(通風柜);
3.外部吸氣罩(包括上吸式,、側吸式,、下吸式用槽邊排風罩等);
4.接受式排風罩,;5.吹吸式排風罩,。
一、 密閉罩
密閉罩把污染物源全部密閉在罩內,,在罩上沒有工作孔,,從罩外吸入空氣,罩內污染空氣由上部排風口排出,。只需較小的排風量就能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擴散,,排風罩氣流不受周圍氣流的影響。它的缺點是:影響設備檢修,,有的看不到罩內的工作狀態(tài),。
對不同的設備,他們的工作特點,、密閉罩的結構形式及塵化氣流的運動規(guī)律各不相同,。難以用一個統(tǒng)一的公式對物料下落時帶入罩內的誘導空氣量和從孔口或不嚴密縫隙吸入的空氣量風量進行計算。目前大部分按經(jīng)驗數(shù)據(jù)或經(jīng)驗公式確定,,設計時可參考有關的手冊[1][2],。要減少除塵密閉罩的局部排風量,應盡可能減小工作孔或縫隙面積,,并設法限制誘導空氣隨物料一起進入罩內,。的主要原因。
3,、罩口圍擋
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排風罩可以加以圍擋,,但未加設。表3比較了某啤酒廠選麥下料處上吸罩未加設圍擋及加設圍擋后的控制效果,。
在相同排風量的情況下,,某酒廠選麥下料處設置的上吸罩加設圍擋后,操作位谷物粉塵濃度比不加圍擋降低了13.5倍,;某電子企業(yè)熔爐處,,設置的上吸罩加設圍擋后,操作位鉛煙濃度比不加圍擋降低了2.6倍,。
由此可見,,罩口圍擋可以減少無效氣流,,從而提高局部排風罩的控制效果。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