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粗粒土壓實密度測定儀灌水法儲水筒*
粗粒土壓實密度測定儀灌水法儲水筒*壓實度灌水法密度測定儀(儲水筒) 適用于現(xiàn)場測定粗粒土和巨粒土密度的快速檢測,,根據(jù)試筒中灌入水的體積,,計算出試筒內材料的比重,從而計算出壓實度值,。 符合標準:JTG E40-2007《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中的T0110-1993標準 技術參數(shù): 1,、試筒直徑300mm,試筒高度300mm; 2,、大盛水量10000ml; 3,、精度±25ml 一、實驗步驟 1.在整平后的地表,,將座板固定,。將聚乙烯塑料膜沿環(huán)套內壁及地表緊貼鋪好。記錄儲水桶初始水位高度,,注水入座板至剛滿不外溢為止,。記錄儲水桶水位高度,計算座板部分地體積,。 2.內下挖至要求深度,,將落入坑內的試樣裝入盛土容器內,并測定含水量,。 3.修整坑壁,,將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緊密相貼地鋪好。 4.記錄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注水,。當水面與環(huán)套的上邊緣齊平時關閉注水管,持續(xù)3~5min記錄儲水筒內水位高度,。 二,、計算細粒料與石料應分開測定含水量,按下式求出整體含水量:=ffc(f) 式中:f——細粒料部分的含水量,,,; c——石料部分的含水量,,; f——細粒料的干質量與全部材料干質量之比,。 細粒料與石塊的劃分以60mm粒徑為界。 按下式計算座板部分的容積:V1=(h1h2)Aw 式中:V1——座板部分的容積,cm3 Aw——儲水筒斷面積cm2 h1——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cm; h2—— 儲水筒內注水終了時水位高度 ,cm. 按下式計算試坑容積V=(H1H2) Aw—V1 式中:V——試坑容積,,cm3 H1——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cm H2——儲水筒內注水終了時水位高度cm 按下式計算濕密度:d=mp/V 式中:mp——取自試坑內的試樣質量,,DLY-1粗粒土垂直滲透變形儀簡介本試驗符合DL/T5356-2006水電水利工程粗粒土試驗規(guī)程,試驗方法采用滲透水流從下向上,,適用于粗粒類土,,用于測定粗粒土的滲透系數(shù)、干密度,、孔隙率,、滲透降坡,滲流流速等參數(shù),。一,、技術參數(shù)1、試筒規(guī)格:3002,、試筒高度:3403,、供水箱規(guī)格:510、高度5004,、量筒:1000ML5,、量筒:100ML6、整機重量:二,、使用方法:1、將下進水口與供水管相連接,,使儀器充水,,檢查儀器的各部件是否有堵塞和漏水等。檢查完畢,,降低供水箱,,使儀器中水位與下透水板的下沿齊平,。2、取去頂蓋,,在下透水板上鋪設濾網,,沿筒身壁和濾網之間的接觸縫隙涂一圈止水材料。3,、開啟全部測壓孔,,使之處于排氣狀態(tài)。4,、試樣宜分3~5層裝填,,每層的級配應相同。裝填分層厚度:砂類土可為2~3,;礫類土可為試樣大粒徑的1.5~2倍,。必要時可酌加相當于試樣質量1%~2%的水,拌和均勻后在進行裝填,。5,、將每份稱好的試樣均勻分層裝入量筒,用擊實錘擊實并達到要求的高度,,對于風化石渣或者擊碎的土料可采用振動加密法,。6、試樣在儀器中采用毛細管飽和法進行飽和,。調節(jié)供水箱高度,,使供水箱水位略高于試樣底面,在緩慢提升供水箱,,每提升1,,應穩(wěn)定10min后在提升供水箱。隨試樣水位的上升,,接通相應的測壓管,,待水溢出出水口為止,使試樣充分浸潤飽和,。此時各測壓管水位應與出水口水位齊平,。7、 根據(jù)試樣中的細粒含量,,初步判斷試樣滲透變形的破壞形式:當為管涌破壞形式,,滲透初始坡降宜為0.02~0.03,遞增值為0.05,0.10,0.15,0.20,0.30,0.40,0.50,0.70,1.00,1.50,2.00,以后按1.00~2.00遞增,,當接近臨界坡降時,,滲透坡降遞增值應酌量減小,;當為流土破壞形式時,,數(shù)值可適當增大,。8、按上述規(guī)定逐次升高水頭,。每次升高水頭后,,應使出水口水流出流30min~60min,待水流穩(wěn)定后,測記各測壓管水位并用量筒測讀滲水量,。每級水頭下測讀次數(shù)不應少于三次,,每次測讀時間間隔視滲水量大小而定,宜為10min~20min,同時測讀進出口水的溫度,。當三次測讀的水位及滲水量基本穩(wěn)定,,即可提升至下一級水頭。取讀數(shù)接近的三次平均值作為試驗值,。對非管涌土,,時間可適當延長。9,、 應觀察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如出水的渾濁程度,氣泡冒出,,細顆粒跳動,、移動或被水流帶出,土體懸浮,,滲流量及測壓管水位的變化等,,并進行詳細描述。當出現(xiàn)臨界坡降或破壞坡降前兆時,,應及時調整坡降遞增值,。10、當試樣發(fā)生破壞或水頭無法再繼續(xù)增加時,,即可結束試驗,。對于只需進行滲透系數(shù)測定的滲透試驗,可在出現(xiàn)臨界坡降后,,繼續(xù)施加1~2級水頭后結束試驗,。11、試驗結束后,,關進水口,,吸取試樣上余水,觀察試樣變化,,根據(jù)需要量測試樣試后高度,。加有荷載的試樣應及時卸荷并觀測回彈情況,卸下頂蓋,,吸取試樣上余水,,卸除上透水板。放盡儀器余水,,拆除試樣,。根據(jù)需要,測試樣試后顆粒級配,。12,、在進行試驗的同時,宜繪制滲透坡降與滲流速度關系曲線,。以滲透坡降為縱坐標,,以滲流速度為橫坐標,繪制在雙對數(shù)坐標紙上,,必要時還可繪制滲流速度與時間關系曲線,。根據(jù)曲線變化,及時調整每級水頭的持續(xù)時間和水頭的級差,。四,、試驗成果整理應符合DL/T5356-2006要求。五,、試驗完畢清理好以便下次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