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光譜儀主要廣泛應用于對液體狀樣品的化學,、物理性質(zhì)作定量分析,由于儀器在常規(guī)光纖中有良好的傳輸性,,且儀器簡單,、分析速度快、對樣品不會造成破壞,、測試時對樣品需求小等優(yōu)點,,在在線分析中得到廣泛使用。在操作近紅外光譜儀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1,、近紅外光譜區(qū)范圍為780~2526nm,,是介于可見光和中紅外光之間的電磁波,在檢測樣品前首先要了解測試光譜的范圍,。
2,、在使用前還要對儀器進行校正,近紅外光譜儀的校正相對比較麻煩,,為了得出準確的數(shù)值,,一般需要80個以上的代表性樣品用來進行校正,這一步驟通常稱為模型建立,。
3,、在檢測過程中,首先用近紅外光譜儀測定樣品的光譜區(qū),,通過軟件自動對模型庫進行檢索,,選擇正確模型計算待測樣品質(zhì)量參數(shù)。
4,、如供試品為鹽酸鹽,,因在壓片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離子交換現(xiàn)象,標準規(guī)定用氯化甲(也同溴化鉀一樣預處理后使用)代替溴化鉀進行壓片,,但也可比較氯化甲壓片和溴化鉀壓片后測得的光譜,,如二者沒有區(qū)別,則可使用溴化鉀進行壓片,。
5,、紅外光譜測定*常用的試樣制備方法是溴化鉀(KBr)壓片法(藥典收載品種90%以上用此法),因此為減少對測定的影響,,所用KBr*好應為光學試劑級,,至少也要分析純級。使用前應適當研細(200目以下),并在120℃以上烘4小時以上后置干燥器中備用,。如發(fā)現(xiàn)結(jié)塊,則應重新干燥,。制備好的空KBr片應透明,,與空氣相比,透光率應在75%以上,。
6,、壓片法時取用的供試品量一般為1~2mg,因為不可能用天平稱量后加入,,并且每種樣品的對紅外光的吸收程度不一致,,故常憑經(jīng)驗取用。一般在得到的光譜圖中絕大多數(shù)吸收峰處于10%~80%透光率范圍在內(nèi),。*強吸收峰的透光率如太大(如大于30%),,則說明取樣量太少;相反,,如*強吸收峰為接近透光率為0%,,且為平頭峰,則說明取樣量太多,,此時均應調(diào)整取樣量后重新測定,。
7、壓片時,,應先取供試品研細后再加入KBr再次研細研勻,,這樣比較容易混勻。研磨所用的應為瑪瑙研缽,,因玻璃研缽內(nèi)表面比較粗糙,,易粘附樣品。研磨時應按同一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均勻用力,,如不按同一方向研磨,,有可能在研磨過程中使供試品產(chǎn)生轉(zhuǎn)晶,從而影響測定結(jié)果,。研磨力度不用太大,,研磨到試樣中不再有肉眼可見的小粒子即可。試樣研好后,,應通過一小的漏斗倒入到壓片模具中(因模具口較小,,直接倒入較難),并盡量把試樣鋪均勻,,否則壓片后試樣少的地方的透明度要比試樣多的地方的低,,并會對測定產(chǎn)生影響。另外,如壓好的片子上出現(xiàn)不透明的小白點,,則說明研好的試樣中有未研細的小粒子,,應重新壓片。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