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基板測試水平?ICT+FCT是關鍵!
一,、印刷電路板PCBA-貼裝不良情況:
針對上述,,在貼裝后一般會遇到的問題:
印刷后
?印刷偏移:錫膏從涂抹位置偏移的情況。
?錫膏過量/不足(體積?形狀):錫膏量過多或過少的情況,。這個會影響貼裝形狀,。
?錫膏滲透:錫膏流出到焊盤以外的情況。
硬化前(部品貼裝后)
?貼裝錯件:沒有正確貼裝元件,,貼錯其他部品的情況,。
?少料/多料:應貼的位置未貼,不應貼的位置多貼的情況,。
?位置偏移/浮起:應貼位置未能貼裝,,貼裝部品的電極沒有與焊盤粘合的情況。
?部品反向:有極性的電子部品貼裝時弄反了極性的情況,。
?部品不良:貼裝了原本已不良的部品的情況
?異物(掉料):在往貼裝位置供給部品時,,途中從貼片機的搬送吸嘴上掉落部品的情況。
硬化后(投入回流焊)
?潤濕不足:因為錫膏不足,,部品確實未能與焊盤粘合的情況,。(OPEN狀態(tài)、疑似接觸(虛焊)狀態(tài))
?部品浮起/立起:經過回流焊時,,因為熱應力的關系,,部品浮起或立起的情況。
?部品破損(熱沖擊):因為通過回流焊時是高溫狀態(tài),,由于熱力影響導致部品破破損的情況,。
?錫膏橋接:相鄰的元件和焊盤在不應粘合的地方卻粘合的情況。
?異物(錫膏殘留):錫膏融化時發(fā)生四處飛散,,在別的地方附著錫膏的情況,。
二、已完成的實裝印刷版PCBA,,為了發(fā)現不良,,那需要怎么樣的檢查手段呢?
A:一般會用到的檢查手段:
AOI:外觀檢查裝置
AXI:X線檢查裝置
ICT:在線測試機
FCT:功能測試機
四種常用測試手段的優(yōu)缺點詳見如下圖↓↓↓
結合上圖中,,不難看出四種常見測試方式的優(yōu)缺點(AOI,,AXI,ICT,,FCT):
2.1 設備要求
電源或測試治具是否需要另外配備→ 關系到對基板的負擔,、投入成本。
貼裝狀態(tài)檢測
2.2 AOI是表面的外觀檢查,。
但BGA焊錫結合部在表面是看不到的,,所以沒辦法確認,。
另外、Chip元件有些是外觀一樣但電氣特性迥異的,,這個也沒辦法確認,。
2.3 AXI的特長是可透過部品直接觀察內部、
多用于確認在外觀不顯現的BGA的焊錫結合狀態(tài),。
但無法判別元件的電氣特性,。
另外測試時間很長,也是一大瓶頸,。
2.4 FCT是用于判斷功能良否的測試方法,。
雖然終的功能沒有問題的話就想判斷為OK品、
但是無法確認作為除燥抗擾組件的濾波器的特性,。
因此,、功能測試PASS≠良品。
而ICT從上表所示可看,,具有明顯寬范圍的測試優(yōu)勢,。
通過ICT+FCT可實現高水平的不良檢出。
蘇州金合博源測控,,您身邊的測控專家?。?!
JHBYTEK,,為您提供定制化ICT+FCT測試方案!??!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