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種類及危害講解
閱讀:1468 發(fā)布時間:2022-5-24食品中都有哪些真菌毒素呢,?它們都有什么危害?下面讓深芬儀器來給您講解:
食品中典型的真菌毒素:
1.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aflatoxin)主要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謝產(chǎn)物,,黃曲霉毒素污染的發(fā)生和程度隨地理和季節(jié)因素以及作物生長,、收獲、貯存的條件不同而異,,糧油作物在收獲后,、貯藏期以及加工后都能受到產(chǎn)毒菌株污染,有時早在作物收獲前就已受到了產(chǎn)毒菌株的污染,。
2.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最初是從南非的赭曲霉毒株中分離出來的,,由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洋蔥曲霉(Aspergillus alliaceus),、鮮綠青霉(Pencillium viridicatum)、徘徊青霉等代謝產(chǎn)生,,包括7種結構類似的化合物,,赭曲霉是其中毒性*的物質,是自然界中的主要天然污染物,。在一些國家的食品中,,赭曲霉的污染率可達2%~30%,。該化合物主要表現(xiàn)為腎臟毒性。在巴爾干地方性腎病流行區(qū),,6%~18%人群的血液中能檢出赭曲霉,。
3.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由頭孢菌(Ephalosporium)、鐮孢菌(Fusarium),、葡萄狀穗霉(Stachybotrys)和木霉菌(Trichodema)等代謝產(chǎn)生的一組生物活性和化學結構相似的有毒代謝產(chǎn)物,。
4.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ZEA)又名F一2毒素,是由鐮刀菌屬的菌種產(chǎn)生的代謝產(chǎn)物,。最早是由染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離得到的,,是由禾谷鐮孢(Fusarium graminearum)、黃色鐮孢(Fusarium culuorum),、木賊鐮孢(Fusarium eqlliseli),、茄病鐮孢(Fusarium solani)等菌種產(chǎn)生的。許多國家曾報道,,豬和牛等家畜攝食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谷物或飼料后,,可引起動物雌性激素癥。
5.伏馬菌素
伏馬菌素是一組由串珠鐮孢(Fusarium moniliorme),、輪狀鐮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多育鐮孢(Fusarium proliferatum)和其他一些鐮孢菌種產(chǎn)生的真菌毒素。
綜上,,真菌毒素對人們的危害不容忽視,,要加強相應的監(jiān)管檢控工作,深芬儀器CSY-YG701真菌毒素快速測定儀應用競爭抑制免疫層析的原理,,通過檢測線熒光定量卡中的熒光強弱程度,,定量分析待檢樣品中真菌毒素殘留含量。
CSY-YG701真菌毒素快速測定儀能夠快速定量檢測糧食,、飼料,、谷物、食用油,、調味品等食品中T2毒素,、嘔吐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真菌毒素快速測定儀適用于糧油監(jiān)測中心,、糧油飼料生產(chǎn)加工,、食品加工貿易、畜禽養(yǎng)殖戶自查,、工商質監(jiān)部門用于市場快速篩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