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威格士齒輪泵PVQ10-A2R-SE1S-20-CG-30經(jīng)銷
閱讀:467 發(fā)布時間:2024-10-22威格士齒輪泵PVQ10-A2R-SE1S-20-CG-30經(jīng)銷
美國威格士齒輪泵也叫正排量裝置,,當一個齒進入另一個齒的流體空間時,,液體就被機械性地排擠出來,因為液體是不可壓縮的 ,,所以液體和齒就不能在同一時間占據(jù)同一空間,,這樣,,液體就被排除了。由于齒的不斷嚙合,,這一現(xiàn)象就連續(xù)在發(fā)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個連續(xù)排除量,泵每轉一轉,,排出的量是一樣的,。隨著驅動軸的不間斷地旋轉,泵也就不間斷地排出流體,。泵的流量直接與泵的轉速有關,。
齒輪泵由一個獨立的電機驅動,可有效地阻斷上游的壓力脈動及流量波動,。在齒輪泵出口處的壓力脈動可以控制在1%以內,。在擠出生產(chǎn)線上采用一臺齒輪泵,可以提高流量輸出速度,,減少物料在擠出機內的剪切及駐留時間,,降低擠塑溫度及壓力脈動以提高生產(chǎn)率及產(chǎn)品質量.
參數(shù)解析
一、什么叫流量,?用什么字母表示,?用幾種計量單位?如何換算,?如何換算成重量及公式,?
答:單位時間內泵排出液體的體積叫流量,流量用Q表示,,計量單位:立方米/小時(m3/h),升/秒(l/s), L/s=3.6 m3/h=0.06 m3/min=60L/min
G=Qρ G為重量 ρ為液體比重
例:某臺泵流量50 m3/h,,求抽水時每小時重量?水的比重ρ為1000公斤/立方米,。解:G=Qρ=50×1000(m3/h·kg/ m3)=50000kg / h=50t/h
二,、什么叫揚程?用什么字母表示,?用什么計量單位,?和壓力的換算及公式?
答:單位重量液體通過泵所獲得的能量叫揚程,。泵的揚程包括吸程在內,,近似為泵出口和入口壓力差。揚程用H表示,,單位為米(m),。泵的壓力用P表示,單位為Mpa(兆帕),,H=P/ρ.如P為1kg/cm2,,則H=(lkg/ cm2)/(1000kg/ m3) H=(1kg/ cm2)/(1000公斤/m3)=(10000公斤/m2)/1000公斤/m3=10m
1Mpa=10kg/c m2,H=(P2-P1)/ρ (P2=出口壓力 P1=進口壓力)
PVQ20-B2R-SE3S-21-C21-12
PVQ20-B2R-SS1S-21-CD21D-21
PVQ20-B2R-SE1S-21-CM7D-12
PVQ20-B2R-SS1S-21-C21-12
PVQ20-B2R-SS3S-21-C21-12
PVQ20-B2R-SE1S-21-CG-30
PVQ10-A2R-SE1S-20-C21-12
PVQ10-A2R-SE1S-20-C21D-12
PVQ10-A2R-SE1S-20-C21D-12-S2
PVQ10-A2R-SE1S-20-C21V11B-13
PVQ10-A2R-SE1S-20-CG-30
PVQ10-A2R-SE1S-20-CG-30-S2
PVQ10-A2R-SE1S-20-CG-30-S9
PVQ10-A2R-SE1S-20-CGD-30
PVQ10-A2R-SE1S-20-CM7-12
PVQ10-A2R-SE1S-20-CM7D-12
PVQ10-A2R-SE3S-20-C21-12
PVQ10-A2R-SE3S-20-C21D-12
PVQ10-A2R-SE3S-20-CG-30
PVQ10-A2R-SS1S-20-C21-12
PVQ10-A2R-SS1S-20-C21V11B-13
PVQ10-A2R-SS1S-20-CG-30
PVQ10-A2R-SS1S-20-CM7D-12
PVQ10-A2R-SS3S-20-C21-12
PVQ10-A2L-SE1S-20-C21-12
PVQ10-A2L-SE1S-20-C21D-12
PVQ10-A2L-SE1S-20-CG-30
PVQ10-A2L-SE1S-20-C21V11P-13
PVQ10-A2L-SE1S-20-CM7-12
PVQ10-A2L-SS1S-20-C21-12
PVQ10-A2L-SS3S-20-C21-12
PVQ13-A2R-SS1S-20-C14D-12
PVQ13-A2R-SS1S-20-C14-12
PVQ13-A2R-SS1S-20-CM7-12
PVQ13-A2L-SS1S-20-CM7-12
PVQ13-A2R-SS1S-20-CM7D-12
PVQ13-A2R-SS3S-20-C14-12
PVQ13-A2R-SS3S-20-CM7-12
PVQ13-A2R-SE1F-20-C14-12
PVQ13-A2R-SE1F-20-CM7-12
PVQ13-A2R-SE1S-20-C14-12
PVQ13-A2R-SE1S-20-C14-1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