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文章
PCR實驗DNA復制酶系作用順序
閱讀:153 發(fā)布時間:2024-11-18DNA的半保留復制:
DNA復制時,,以親代DNA的兩條鏈分別作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堿基互補的原則合成兩條與模板鏈互補的新鏈,,組成新的DNA分子,新形成的兩個子代DNA與親代DNA的堿基順序全一樣,。由于子代DNA分子中一條鏈來自親代,,而另一條鏈是新合成的,因此這種復制方式稱為半保留復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DNA的復制過程:
DNA復制酶系作用順序:
1. 拓撲異構(gòu)酶
使DNA超螺旋結(jié)構(gòu)解開,,形成其基本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
2. 解鏈酶
使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解開,,堿基間氫鍵斷裂,,形成兩條單鏈DNA,構(gòu)成"復制叉“,。
3. 單鏈DNA結(jié)合蛋白
單鏈DNA結(jié)合蛋白結(jié)合在兩條單鏈DNA上,,穩(wěn)定單鏈DNA,阻止DNA復性,,避免被核酸酶降解,,便于復制子代DNA 。
4. 引物酶
是一種依賴DNA的RNA聚合酶,,該酶以DNA為模板,,聚合一段RNA短鏈引物,以提供自由的3'-OH,,形成引發(fā)體,,使子代DNA鏈能夠開始聚合。
5. DNA聚合酶
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鏈,,即模板DNA鏈的方向必須為3'→5',。因此,分別以兩條親代DNA鏈作為模板聚合子代DNA鏈時的方式是不同的,。
以3'→5'方向的親代DNA鏈作模板的子鏈,,在復制時連續(xù)合成,子鏈的聚合方向為5'→3',,這一條新合成的子鏈被稱為前導鏈(leading strand),。以5'→3'方向的親代DNA鏈為模板,合成子鏈的過程不連續(xù),,這條鏈被稱為隨從鏈(lagging strand)或滯后鏈,。
DNA雙鏈在復制時逐步解開,,因此隨從鏈的合成是一段一段的。DNA在復制時,,由隨從鏈所形成的一些子代DNA短鏈稱為岡崎片段 (Okazaki fragment),。
6. DNA連接酶
在DNA連接酶的催化下,形成最后一個磷酸酯鍵,,將岡崎片段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DNA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