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汽水分離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 閱讀:4487 發(fā)布時間:2023-12-14 汽水分離器的工作原理是使蒸汽或壓縮空氣在流動中突然改變方向,,將蒸汽或壓縮空氣中含有的水滴分離出來,,減少蒸汽或壓縮空氣中的含水量,。分離出的水滴集聚在分離器下面,,通過另配的疏水閥排出。汽水分離器能保證用汽設備所用蒸汽或空中的干燥性,,提高用汽設備的工作效率,,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汽水分離器就是把氣體中的液滴分離出來,聚于底部由排液口排出,,使干燥的氣體由出口排出,。氣體的介質可以是蒸汽、壓縮空氣,、沼氣等,,所以汽水分離器也稱汽液分離器、蒸汽脫水器,、空氣凈化器等多種叫法,。按結構分類大概分四種:1、檔板式(折流式),。2,、離心式(旋流式)。3,、離心板板式,。4、濾芯式(過濾型)上圖為擋板式汽水分離器,,通過五級分離--降速,、離心、碰撞,、變向,、凝聚等過程,除去介質中的液態(tài)介質,,達到凈化的作用,。擋板式由很多擋板構成,流體在分離器內多次改變流動方向,,由于懸浮的水滴有較大的質量和慣性,,當遇到擋板流動方向改變時,干蒸汽可以繞過擋板繼續(xù)向前,,而水滴就會積聚在擋板上,,汽水分離器有很大的通流面積,減少了水滴的動能,,大部分都會凝聚,,最后落到分離器的底部,通過排水閥排出,。上圖所示的汽水分離器也稱之為折流式汽水分離器,,折流式的結構因為檔板多,汽體多向變換流動,,分離出的小分子液滴越多,,同時內部空間大,,流速降低,使小分子液滴有足夠的時間凝聚成較大液滴,,而不至于被汽體重新帶走形成二次蒸汽,。由于比重不同,大液滴會落于底部由排水閥排出,。檔板式汽水分離器有多種做法,,折流式結構也稱迷宮式結構,一般所說的檔板式汽水分離器普遍黙認為上圖這種結構,,相對于折流式來說,,由于檔板數(shù)量少,排列也不同,,汽體只做單一的碰撞,、降速,只有三四次的變向流動,,所以分離效果會差些。擋板式汽水分離器在較大的流速范圍內可以保持很高的分離效率,,研究表明,,擋板式分離器在10m/s 到30m/s的流速之間分離效率可接近100%,且對于蒸汽系統(tǒng)來說流速越快,,碰撞力越大,,分離效果越好,達到100%并非沒可能,,也可根據工況選擇多臺串聯(lián)使用,,分離效率也可接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