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GZ-ⅢA型藥物導入熱療儀是利用低頻調(diào)制中頻脈沖電流,,藥物導入,,將中頻電和藥物導入結合在一起,起到對疾病的輔助治療作用,。該產(chǎn)品由機體,、電子線路、電源,、電極,、電熱電極等組成。儀器為兩路輸出,。
2,、GZ-ⅢA型藥物導入熱療儀使用前的準備
1) 確認電源開關處于斷電位置。
2) 將能量調(diào)整鈕和脈寬調(diào)整鈕逆時針方向調(diào)回“0”位,。
3) 將電源線插頭插入儀器后面板的電源插座內(nèi),。
4) 接通220V電源,打開電源開關,。
5) 將“輸出線”插頭插入儀器前面板“能量輸出插口”中,。
6) 時間設定
該儀器有時間記憶功能,,開機為上次治療時間,。點按定時“+/-”時間以5分鐘為單位調(diào)整,即“…30,、35…60,、05、10…”循環(huán),,選定時間后,,順時針旋轉輸出調(diào)整鈕開始計時,時間顯示剩余時間,,可供操作人員觀察,,到時后電療、熱療同時停止,。
7) 脈寬:10~100ms,,以1ms為單位調(diào)整,大顯示“ ”
3.電療
1) 將棉墊用溫水浸透,,輕輕擠出多余水分(參看圖3),。
2) 參照推薦的穴位和部位選穴(參看尾頁“治療穴位選擇及正、負電極的位置”),,將浸濕的棉墊平鋪在患者皮膚上,,上面依次放置電極板(紅色導線電極為正極,另一極為負極),外部用固定帶捆扎固定,。
F 電極板導電面(黑色)應朝向皮膚,。棉墊緊貼皮膚,使電極板與皮膚無直接接觸,。
F 對于不易用固定帶固定的穴位和部位(如:頸部,、肩部等位置)建議用自備砂袋壓覆。
3) 開啟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亮,。
4) 設置電療時間,設置方法同“時間設置”,,然后順時針慢慢旋轉輸出調(diào)整鈕,,該路對應的輸出電流顯示當前電流值,輸出電流逐漸增大,,到患者能耐受后,,回旋總能量的1/3進行電療(當電流小于10mA顯示X.X;大于等于10mA顯示XX,;大顯示20mA超出后顯示E┏),。一般每次治療30分鐘左右。
注意:治療的同時可旋轉“脈寬調(diào)整”鈕改變輸出脈寬,,*治療將“脈寬”鍵調(diào)到小,,視患者情況可增加脈寬輸出;脈寬越大,,患者針刺感越強,,脈寬越小,患者針刺感越小,。治療時應根據(jù)患者治療穴位和人體的阻值的不同,,調(diào)整輸出能量和脈寬值,使患者在治療時感覺舒適,。
每天治療一次,,每20次為一個療程,各療程之間應休息一周,。
5) 藥物離子導入:該儀器具有藥物離子導入的功能,。使用時可參照儀器使用方法,在棉墊上浸入藥液做藥物導入,。(藥液是由醫(yī)師根據(jù)病人情況確定的,。)
4.熱療
1) 將帶電熱功能的方形插孔電極板與輸出線連接插入儀器“能量輸出”插口中。將電熱墊放在患者接受熱療部位(貼身衣物不宜過厚),,用固定帶捆扎固定,,不易固定部位建議用自備砂袋壓覆,。
2) 按“電熱”鍵,電熱指示燈亮,,開始進行熱療,。電熱指示燈常亮為“強”檔;電熱指示燈閃爍為“弱”,;電熱指示燈熄滅電熱關閉,。
3) 根據(jù)患者耐受情況,電熱墊達到合適溫度后可將“電熱”切換至“弱”檔,,使電熱墊保持一定溫度進行熱療,。
4) 熱療60分鐘定時時間到,治療結束,。
6.綜合治療
使用電療和熱療相結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和鞏固治療效果。推薦如下:
1) 電療和熱療連續(xù)進行:先熱療再電療或先電療再熱療,,具體操作方法同電熱治療,、電療操作。
2) 電療與熱療同時進行:使用帶加熱功能的方形插孔電極板,,按照電療附件放置方法將棉墊,、電極板放置好后,用固定帶固定或自備砂袋壓覆,。此項治療同時進行電療和熱療,,可節(jié)省治療時間(在電療、熱療同時治療時,,到時后電療熱療同時停止),。
7.治療結束后的處理
1) 治療到時后,將輸出調(diào)整鈕和脈寬調(diào)整鈕逆時針方向調(diào)到“0”位,。
2) 關閉“電熱”及“電源開關”。
3) 解除固定帶,,取下患者身上的電極板,。
4)每次使用后將電極板用清潔的棉布擦拭干凈、棉墊用清水沖洗干凈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