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日處理25噸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一體化設備常有型號水量:5立方米/天、10立方米/天,、15立方米/天,、20立方米/天、25立方米/天,、30立方米/天,、35立方米/天、40立方米/天,、50立方米/天,、60立方米/天、70立方米/天、80立方米/天,、90立方米/天,、100立方米/天、120立方米/天,、150立方米/天,、200立方米/天、250立方米/天,、300立方米/天,、400立方米/天,、500立方米/天,。
處理生活污水、醫(yī)療污水,、塑料清洗污水,、洗床單被罩污水、洗餐具污水,、屠宰污水等都可以找我們,。
穩(wěn)定塘又稱氧化塘,是一種天然的或經過一定人工修整的有機廢水處理池塘,。按照占優(yōu)勢的微生物種屬和相應的生化反應,,可分為好氧塘、兼性塘,、曝氣塘和厭氧塘四種類型,。
(一)好氧塘
好氧塘是一種主要靠塘內藻類的光合作用供氧的氧化塘。它的水深較淺,,一般在0.3至0.5m,,陽光能直接射透到池底,藻類生長旺盛,,加上塘面風力攪動進行大氣復氧,,全部塘水都呈好氧狀態(tài)。
按照有機負荷的高低,,好氧塘可分為高速率好氧塘,、低速率好氧塘和深度處理塘。高速率好氧塘用于氣候溫暖,、光照充足的地區(qū)處理可生化性好的工業(yè)廢水,,可取得BOD去除率高、占地面積少的效果,,并副產藻類飼料,。低速率好氧塘是通過控制塘深來減小負荷,常用于處理溶解性有機廢水和城市二級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塘(精制塘),,主要用于接納已被處理到二級出水標準的廢水,,因而其有機負荷很小。
(二) 兼性塘
兼性塘的水深一般在1.5至2m ,,塘內好氧和厭氧生化反應兼而有之,。在上部水層中,白天藻類光合作用旺盛,,塘水維持好氧狀態(tài),,其凈化極力和各項運行指標與好氧塘相同;在夜晚,,藻類光合作用停止,,大氣復氧低于塘內耗氧,溶解氧急劇下降至接近于零,。在塘底,,由可沉固體和藻、菌類殘體形成了污泥層,,由于缺氧而進行厭氧發(fā)酵,,稱為厭氧層。在好氧層和厭氧層之間,,存在著一個兼性層,。
兼性層是氧化塘中常用的塘型,常用于處理城市一級沉淀或二級處理出水,。在工業(yè)廢水處理中,,常在曝氣塘或厭氧塘之后作為二級處理塘使用,有的也作為難生化降解有機廢水的貯存塘和間歇排放塘(污水庫)使用,。由于它在夏季的有機負荷要比冬季所允許的負荷高得多,,因而特別適用于處理在夏季進行生產的季節(jié)性食品工業(yè)廢水。
(三) 曝氣塘
為了強化塘面大氣復氧作用,,可在氧化塘上設置機械曝氣或水力曝氣器,,使塘水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而保持好氧或兼性狀態(tài)。曝氣塘有機負荷和去除率都比較高,,占地面積小,,但運行費用高,且出水懸浮物濃度較高,,使用時可在后面連接兼性塘來改善終出水水質,。
(四) 厭氧塘
厭氧塘的水深一般在2.5m以上,深可達4至5m,。當塘中耗氧超過藻類和大氣復氧時,,就使全塘處于厭氧分解狀態(tài)。因而,厭氧塘是一類高有機負荷的以厭氧分解為主的生物塘,。其表面積較小而深度較大,,水在塘中停留20至50d。它能以高有機負荷處理高濃度廢水,,污泥量少,,但凈化速率慢、停留時間長,,并產生臭氣,,出水不能達到排放要求,因而多作為好氧塘的預處理塘使用,。
日處理25噸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厭氧塘的工作原理
厭氧塘的原理與其他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一樣,,依靠厭氧菌的代謝功能,使有機底物得到降解,。反應分為兩個階段:首先由產酸菌將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進行水解,,轉化成簡單的有機物(有機酸,、醇,、醛等);然后產甲烷菌將這些有機物作為營養(yǎng)物質,,進行厭氧發(fā)酵反應,,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如圖:
厭氧塘的特點及適用條件
優(yōu)點:
(1)有機負荷高,,耐沖擊負荷較強,。
(2)由于池深較大,所以占地省,。
(3)所需動力少,,運轉維護費用低。
(4)貯存污泥的容積較大,。
(5)一般置于塘系統(tǒng)的首端,,作為預處理設施,在其后再設兼性塘,、好氧塘甚至深度處理塘,,做進一步處理,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后續(xù)兼性塘和好氧塘的容積,。
缺點:
(1)溫度無法控制,,工作條件難以保證。
(2)臭味大,。
(3)凈化速率低,,污水停留時間長。城市污水的水力停留時間為30~50天。
生物膜法的概念
生物膜法模擬了自然界中土壤自凈的一種污水處理法,,使游離態(tài)的微型動物,,通過吸附作用附著在濾料或某些載體上,如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纖維),,在那里生長繁育,并形成膜狀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接觸,,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yǎng)物質,為生物膜生的微生物所攝取,,污水得到凈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殖增殖。生物膜表面積增大,,可為微生物提供較大的附著表面,,有利于加強對污染物的降解。
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
生物膜中微生物群體包括好氧菌,、厭氧菌和兼性菌,,其中有真菌、藻類,、原生菌以及蚊蠅的幼蟲等較高等的動物,,在生物濾池中兼性菌常占優(yōu)勢。無色桿菌屬,、假單孢菌屬,、產黃菌屬以及產堿桿菌屬等是生物膜中常見的細菌。
在生物黏層內,,微生物生長條件差,,常會出現(xiàn)絲狀浮游球衣細菌和白硫菌屬,在濾池較低部位還存在著硝化菌,,如亞硝化單孢菌屬和硝化菌屬,。若生物濾池中pH值較低,則真菌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濾池頂部有陽光照射處常有藻類生物,。藻類一般不直接參與廢物降解,只是通過光合作用向生物膜提供氧,,但若太多則會堵塞濾池,,不利于操作。在生物膜濾池中原生動物和一些較高等的動物均以細菌為食物,,它們起著控制細菌群體數(shù)量的作用,,能促使細菌群體以較高速率產生新細胞,,有利于污水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