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250噸/天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專業(yè)生產廠家,,送貨上門,,安裝,調試,。
專業(yè)處理各種生活污水,、醫(yī)療污水、清洗污水,、屠宰污水、食品污水,、工業(yè)污水等,。
項目覆蓋全國各地,公司全程提供技術支持,,保您無憂,。
間歇活性污泥法(SBR)
間歇活性污泥法也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單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歷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淀、排水和閑置,。進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應及沉淀用時間控制,一個運行周期的時間依負荷及出水要求而異,,一般為4~12h,,其中反應占40%,有效池容積為周期內進水量與所需污泥體積之和,。
比連續(xù)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于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tài),,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于生物脫氮除磷,又由于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yōu)勢,,因此,污泥不易膨脹;與連續(xù)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裝置結構簡單,當水量較小時,,只需一個間歇反應器,,不需要設專門沉淀池和調節(jié)池,不需要污泥回流,,運行費用低,。
吸附再生(接觸穩(wěn)定)法
這種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較短的時間里(10~40min),,通過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tài)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凈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飽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回流的,引入再生池進一步氧化分解,,恢復其活性;另一部分剩余污泥不經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分別在兩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兩段進行。它適應負荷沖擊的能力強,,還可省去初次沉淀池,。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大大節(jié)省基建投資,適于處理含懸浮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如制革廢水,、焦化廢水等,工藝靈活,。但由于吸附時間較短,,處理效率不及傳統法的高。
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面像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刷(盤),也有用表面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
與普通曝氣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基建投資省,,維護管理容易,,處理效果穩(wěn)定,出水水質好,,污泥產量少,,還有較好的脫N、P作用,,適應負荷沖擊能力強等優(yōu)點,。
連續(xù)進水周期循環(huán)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應器前部設有預反應區(qū)(占池容積的10%)。反應池由預反應區(qū)和主反應區(qū)組成,,并實現連續(xù)進水,,間歇排水。預反應區(qū)一般處在厭氧和缺氧狀態(tài),,有機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該區(qū)還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制絲狀菌生長,,防止污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qū)內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應連續(xù)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淀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fā)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250噸/天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OCO工藝的原理及特點
OCO-得名于生物處理裝置的幾何形狀,。OCO池呈圓形,,里圈,、外圈隔墻為圓形,、中圈為半圓形,。
原污水經預處理系統(格柵,、沉砂除油)后首先進入OCO生物反應池的厭氧區(qū)(1區(qū)),,在此與沉淀池回流進入的活性污泥混合,,然后進入缺氧區(qū)(2區(qū)),,缺氧區(qū)與好氧區(qū)(3區(qū))之間為一半圓形隔墻,。在工藝過程中,,混合液在缺氧和好氧狀態(tài)下可循環(huán)20~30次,。以上三個容積區(qū)內均設置相應數量的潛水攪拌推流裝置,以形成一定水平流速而不發(fā)生污泥沉淀,。在外側好氧區(qū)內設有水下微孔曝氣裝置,。所有水下部件均可分組提起檢修,不必放空水池,。
除磷
OCO池的內圈為厭氧區(qū),,停留時間約為1~1.5h,對于一般C/P值為18的市政污水來說約有40~60%的磷靠生物方法去除(磷去除標準,,丹麥為<1.5mg/L,,歐共體為<1 mg/L),這是因為原水中易降解有機物較高,,但是當進水BOD濃度比較低(如70~80mg/L),,除磷效果會降低,作為對生物除磷的補充,,多數OCO處理廠同時還采用鐵鹽進行化學除磷,,或將化學除磷作為一種備用措施。
有利于生物除磷的條件同時也降低了絲狀菌的數量,,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給二沉池的運行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脫氮
市政污水中N多以NH3-N的形式存在,因此脫氮包括兩個過程:硝化及反硝化,。需要好氧及缺氧兩種狀態(tài)的存在,。另外還需要足夠的泥齡,以方便硝化菌的生長及提供反硝化菌足夠的易降解有機物,,以保證一定的反硝化速率,。
硝化與反硝化的矛盾在于氮在反硝化前首先需要氧化,而氨氮的氧化會同時導致污水中易降解有機物的氧化,,進而減緩反硝化的進行,。傳統的解決方法是將有機物充足的原污水首先引入非曝氣區(qū),并從曝氣區(qū)回流大量富含硝態(tài)氮的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