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WSZ-AO-1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處理誰專業(yè)、污水設備生產哪家好,?買設備找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專業(yè)從事處理:生活污水、醫(yī)療污水,、噴涂污水,、清洗污水、洗滌污水,、屠宰污水,、養(yǎng)殖污水、電鍍污水及其他類似的工業(yè)污水,。
50噸水量之內的設備現(xiàn)貨,,200噸水量之內的3天可發(fā)貨,其他水量的一周內發(fā)貨,,廣大客戶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把握工期。
廠家送貨上門并派技術上門安裝,,施工可提供技術指導,。
活性污泥、氧化溝,、SBR工藝
1.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適用于中等負荷的大型污水處理廠,。
2.氧化溝法、SBR法的基建費用低,,運行費較高,。若處理規(guī)模為10萬t/d,折舊以20年計,氧化溝,、SBR與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的總處理費用大體相當,。規(guī)模越小,氧化溝,、SBR的總處理費用越低,。因此,對于中小型污水處理廠而言,,氧化溝,、SBR在經濟 上有益。
3.氧化溝、SBR工藝一般不設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處理單元比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減少50%以上,,操作管理簡化;且設備國產化程度高,價格低,。
氧化溝,、SBR工藝
1.基建費用:SBR是合建式。地價高,,有利于SBR,,其土建費用較低,但設備費用較氧化溝高,。
2.就進水,BOD5濃度而言,,高,有利于氧化溝;低,,有利于SBR,。一般以BOD5=150mg/L為界,高于此值,,氧化溝建費用低于SBR;低于此值,,則反之。
3.運行費用就曝氣方式而言,,氧化溝常用機械式,,SBR通常用鼓風式,后者比前者省電;SBR工藝是變水位運行,,增大了揚程,,因而電耗要比氧化溝小些,運行費用也低些,。
WSZ-AO-1生活污水處理設備SBR工藝的自控要求較高,。就出水水質而言,氧化溝是動態(tài)沉淀,,SBR是靜態(tài)沉淀,,后者沉淀效率更高,出水水質更好,。
MSBR法的基本原理與特點
MSBR的基本組成
反應器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曝氣格和兩個交替序批處理格,。主曝氣格在整個運行周期過程中保持連續(xù)曝氣,而每半個周期過程中,,兩個序批處理格交替分別作為SBR和澄清池,。
MSBR的操作步驟
在每半個運行周期中,主曝氣格連續(xù)曝氣,,序批處理格中的一個作為澄清池(相當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作用),,另一個序批處理格則進行以下一系列操作步驟,,
步驟1:原水與循環(huán)液混合,進行缺氧攪拌,。
在這半個周期的開始,,原水進入序批處理格,與被控制回到主曝氣格的回流液混合,。在缺氧和豐富的硝化態(tài)氮條件下,,序批處理格內的兼性反硝化菌利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以原水及內源呼吸所釋放的有機碳作為碳源,,進行無氧呼吸代謝,。由于初期序批處理格內MLSS濃度高,硝化態(tài)氮濃度較高,,因此碳源成為反硝化速率的限制條件,。
隨著原水的加入,有機碳的濃度增加,,提高了反硝化的速率,。來自曝氣格和序批格原有的硝態(tài)氮經反硝化得以去除。另外,,該階段運行也是序批處理格中較高濃度的污泥向曝氣格回流的過程,,以提高曝氣格中的污泥濃度。
步2:部分原水和循環(huán)液混合,,進行缺氧攪拌,。
隨著步驟1中原水的不斷進入,序批處理格內有機物和氨氮的濃度逐漸增加,。為阻止在序批處理格內有機物和氨氮的過分增加,,原水分別流入序批處理格和主曝氣格。使序批處理格內維持一個適當?shù)挠袡C碳水平,,以利于反硝化的進行?;旌弦和ㄟ^循環(huán),,繼續(xù)使序批處理格原來積聚的MLSS向主曝氣格內流動。
步驟3:序批格停止進原水,,循環(huán)液繼續(xù)缺氧攪拌,。
此后中斷進入序批處理格的原水。原水在剩下的操作中,,直接進入主曝氣格,。這使得主曝氣格降解大量有機碳,并減弱微生物的好氧內源呼吸,。序批處理格利用循環(huán)液中殘留的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以硝化態(tài)氮作電子受體,,繼續(xù)進行缺氧反硝化。由于有機碳源的減少,,缺氧內源呼吸的速率將提高,。來自主曝氣格的混合液具有較低的有機物和MLSS濃度。經循環(huán),,把序批處理格內的殘余有機物和活性污泥推入主曝氣格,,在此進行曝氣反應降解有機物,并維持物質平衡,。
調節(jié)池出水水量
氣浮池出水油含量控制值為≤1 0mg/L,,實際水質油含量平均達到74.0mg/L,高含油污水進入生化系統(tǒng),,導致二沉池出水不僅含有乳化油,,還含有懸浮油,超出高密池的設計處理能力,。絮凝反應后形成的絮體包裹著油珠,,沉降性能大幅度降低;如果仍保持原有處理量,,高密池沉降區(qū)出水上升流速高于懸浮絮體下沉速度,,出水水質必然較差。
試驗確定,,當二沉池出水全進入高密池,,不開跨越線,調節(jié)池出水須維持在1 80-200m3/h,。以上方法只能在原水水量小或原水分流的操作條件下使用,。正常工藝條件下.原水水量平均380m3/h,可采用水量半跨越半進入高密池方法,。經調試發(fā)現(xiàn)略關高密池入口,,可快速調節(jié)進高密池水量,收效快,、效果好,;不利因素是有時會造成觀察池水色不好,但通透度和監(jiān)測數(shù)值都可滿足工藝要求,。
必要時,,通過采取微開觀察池跨越的方式,可進一步改善出水水質,。
絮凝劑溶液(聚合物) 的濃度
以往操作習慣是以調整絮凝劑投加量提高高密池沉降區(qū)水質,,但當聚合物溶液自動配制機的淡水水壓不穩(wěn)定或淡水電磁閥內的膜蓋被墊起漏量時,就會導致配制的絮凝劑溶液低于原設定的配制濃度(0 .56g/L),,如按原設定量2.0-6.0mg/L來提高加藥泵(P905B/C)投加量,,增加量小于實際需要量,,高密池水質好轉效果不明顯。
解決辦法是調整聚合物制備機電氣控制箱內干粉推進器的轉速,,提高藥液濃度,,經過調試確認,轉速比在3~5之間時配制的溶液,,能夠使高密池沉降區(qū)的水質效果更好,。調整轉速比時,增加量一般按每次0.1~0.2左右提高,,1Omin后根據(jù)高密池絮凝區(qū)懸浮物(礬花)尺寸和沉降性能變化情況,,再進行下一次調整。凝聚劑三氯化鐵仍設為正常投加量即可,。
排泥的時間
在高密池液位計正常顯示泥床高度的時候,,操作上可以按PLC方式自動進行排泥控制,泥床高度控制良好(高,、低泥位泥分別為1.0m和0.5m),。但泥位計發(fā)生故障,損壞報廢,,不能對操作起到指導作用,,操作人員只能根據(jù)操作經驗和沉降區(qū)水質效果觀察的實際情況,人工啟動排泥泵(P701A)排泥,。
經過實踐總結出,,當沉降區(qū)水中出現(xiàn)少量小泥團上浮,升至水面分散解絮,,釋放出油花擴散時,,證明沉降區(qū)填料內刮附的絮體或池底泥床已發(fā)生厭氧,就需要開泵排泥,。
操作過程
經過調試操作的研究和摸索,,采用上述辦法,在短時間內(2~4h)就可以使高密池出水清澈通透,,水質達標,。調整開始時,首先將水量控制在200m3/h以下,,然后全開高密池跨越線這時高密池會停止進水,液位下降露出沉降區(qū)填料 待填料中的污水靜置沉降40min左右,,污泥沉淀至填料底部,,水中不飄泥后,再逐漸關小高密池跨越線閥門,,把部分污水轉入高密池,,轉閥的操作動作不可太大,,跨越不可全關,可用高密入口控制水量即可,。
①合理調整FeCI3,、PAM投加量。
② 通過調整回流量和濃度,,使?jié)饪s區(qū)懸浮物濃度控制在1OOO~ 500mg/L,,達到集團沉降的工藝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