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日處理12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設備型號大全:5m3/d,、10m3/d,、15m3/d、20m3/d,、30m3/d,、40m3/d、50m3/d,、60m3/d,、100m3/d、150m3/d,、200m3/d,、250m3/d、300m3/d,、500m3/d,、70m3/d、80m3/d,、90m3/d.
買我們的設備就可免費送貨上門,、免費安裝調試、免費培訓,、免費維護及售后,。
兼氧微曝濾池
兼氧微曝濾池由微曝區(qū)和斜管沉淀區(qū)組成,調節(jié)區(qū)中的污水由提升泵送入微曝區(qū)進行曝氣預處理,,附著生長在填料上的兼氧微生物把水中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流經池子的廢水在兼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機物濃度降低,,降解的物質一部分用于微生物的自身繁殖,,另一部分用于在后續(xù)處理中的好氧反應和植物吸收。過程中不會產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和可燃性氣體,,從而不會引起二次污染等問題,。池中掛有組合式填料,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固定生活場所,。污水經微曝區(qū)反應后進入斜管沉淀區(qū),,在重力的作用下,達到泥水分離的效果,。斜管沉淀池是所有沉淀池中去除泥沙效率的一種,,其水力負荷為其他沉淀池的2-3倍,能有效降低沉淀池容占地面積,。一般農村污水處理采用的斜管孔徑為ф60,,片厚0.5mm。安裝時傾角為60°,,有效長度為1000mm,,垂直高度為886mm,斜管填料起到促進懸浮物的加速沉淀的作用,。污泥經沉降后,,自流進入潛流型生物濾池。斜管沉淀池中排放的污泥以微生物為主,,定期排放,,亦可作為肥料還田。
④潛流型生物濾池
潛流型生物濾池由推流式濾池和垂流式濾池串聯(lián)組成,,污水經沉淀過濾后自流到潛流型生物濾池中的推流式濾池
布水管和集水管分設在池的兩端,,池內兩邊是4-5公分的碎石,中間部分是多介質層,,由下往上依次為2mm厚塑料薄膜,、公分石、砂層,、綠化層,,污水以推流的方式從左往右流動,一次經過碎石層,、多介質層,、碎石層,最后由右邊碎石層中集水管收集后流入垂流式濾池,。
多介質層由下往上依次為防滲膜,、原質土保護層、碎石層,、下層集水管道,、公分石層、爐渣吸附層,、上層布水管道,、砂層,、綠化層。污水進入垂流式濾池后,,由上層布水管道進行向下布水,,污水由于重力作用流經爐渣吸附層、公分石層后,,由下層集水管道收集后流出垂流式濾池,,達標排放。
潛流型生物濾池的作用主要是截留水中的污染物,,在不同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好氧、厭氧和兼氧反應,,不同程度地把水中的含碳,、氮、磷的有機物質分解成小分子物質及無機物質,。同時,,生長在潛流型生物濾池中的植物根據自身的需要,通過根系把廢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吸收到體內,,在光合作用下把該類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部分,。到此,水中的大部分氮磷等富營養(yǎng)化物質被轉移到植物體內,,使污水資源轉化為植物體內的有用資源,。水中的大量微小懸浮物流經生態(tài)模塊時,被模塊中的“土壤”攔截,,從而污水得到凈化,。
小區(qū)污水不同于城市污水(常包括部分工業(yè)廢水),屬于生活污水范疇,。其水質水量特征可概括為:水質水量變化較大,,污染物濃度偏低,即比城市污水低,,污水可生化性良好,,處理難度小。
小區(qū)污水的處理工藝依據小區(qū)污水排入水體的功能不同而異,,常用處理方法有:化糞池,、一級處理(初次沉淀池)、生物二級處理及二級處理后再經消毒回用等,。由于小區(qū)污水處理水量較小,,管理水平不高,所以,,在工藝設計時盡可能選用無污泥或少污泥的處理工藝,,以防止因污泥處理不善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較為常用的處理工藝有:①污水→調節(jié)池→初次沉淀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出水,,生物接觸氧化是應用*泛的方法,,主要優(yōu)點是停留時間短、易掛膜,,尤其適合設備化,埋地建設倍受環(huán)保公司及用戶青睞,,但由于維修管理及設備防腐等方面的問題,,近年來應用受到限制。
日處理12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但如果建成地下鋼筋混凝土形式,,設置人員通道以便維修,,此種地下建設方式在小區(qū)水處理中具有較大市場,但這種方式一般處理規(guī)模較小,,每天排放污水量小于幾百噸的小區(qū)較為理想,。對上千噸的小區(qū)污水處理,推薦采用地面建設方式,,生物處理部分可采用接觸氧化,,也可采用SBR或其改進型CASS工藝,曝氣方式建議采用低噪音的風機或水下曝氣機,。②污水→調節(jié)池→混凝沉淀→過濾→出水,,對處理程度要求不高,且水量較小時,,可采用此工藝,,具有占地面積小,異味小,,管理簡單等優(yōu)點,。另外,在好氧生物處理之前加上酸化水解,,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系統(tǒng)的總去除率。生活小區(qū)通常有較大的綠地面積,,如果把污水處理后回用于澆灌綠地,、道路、沖洗汽車,,應在上述處理出水后加上消毒或其它補充措施,。
污水通過管網收集經格柵后進入沉淀調節(jié)池進行預處理,沉淀截留部分污染物,,池體進行水封處理,,形成厭氧環(huán)境,,在微生物作用下進行厭氧兼氧反應,降解部分有機物,,分解部分大分子有機物,,增強其可生化性,降低后續(xù)處理的負荷,。
微曝處理池+斜管沉淀采用間歇式曝氣—生物接觸氧化法—斜管沉淀相結合的處理技術,。針對農村生活污水來源的單一性和污水水量間歇性波動等特點,通過間歇性曝氣,,進行生物接觸氧化,,使好氧—兼氧生化過程在一個處理單元中得以完成,這一過程在滿足對主要污染物處理的同時,,又提高了對氮的轉化和去除的效率,,并且降低處理運行費用。污水經斜管沉淀池沉淀后,,進一步取出水中污泥等顆粒物,,降低后續(xù)處理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