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小型微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小型微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生物質
生物質主要指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用于吸附工程的有機物質及其廢棄物就是生物質吸附劑,。生物質吸附劑具備以下優(yōu)點:材料成本低、分布廣;孔隙率高,,表面積大;表層含有較多羥基,,改性簡單,與磷酸根離子反應的活性較高;在水中不溶解,,易分離,。近年來研究的生物質吸附劑有軟體動個物殼、蛋殼,、甘蔗渣等,。
Wanting Chen等在研究用牡蠣殼吸附初始質量濃度為10 mg/L的磷時發(fā)現(xiàn),反應溫度從20 ℃升到30 ℃和殼粒徑從590 μm降到180 μm,,都會增大牡蠣殼的吸附容量,,牡蠣殼有豐富的吸附位點,并且比大多數(shù)吸附劑更環(huán)保,。
T. Köse等用焙燒廢蛋殼(CWE)吸附磷時發(fā)現(xiàn),,CWE對磷的吸附去除率在pH 為2~10時都能大于99%,并得到吸附劑的投加質量濃度為2 g/L;其他陰離子的存在對CWE吸附磷的影響不大,,吸附磷后的CWE由于含有大量鈣,、鎂和磷,,可用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劑;附著氫氧化鐵的廢蛋殼吸附磷的速率很快。
W. Carvalho等研究改性甘蔗渣吸附磷的效果發(fā)現(xiàn),,附著Fe2+的甘蔗渣(0.06 mol/g)比不附著 Fe2+的甘蔗渣在吸附磷的效率方面提高了45%,,羧甲基改性的甘蔗渣附著Fe2+的濃度比未改性的甘蔗渣提高了80%,只需要對原材料做稍微的化學改性,,磷吸附性能就能得到大大的優(yōu)化,。
金屬(氫)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具有表面積大、羥基團眾多和選擇吸附性高的優(yōu)點,。
氧化鐵吸附磷主要通過球面的靜電吸附和球內絡合的化學吸附,。磁性氧化鐵納米粒子在磷的初始質量濃度為2~20 mg/L、吸附劑投加質量濃度為0.6 g/L,、反應時間為24 h時,,得到磷最大吸附容量為5.03 mg/g,在pH=11.1時,,吸附容量則急劇下降到0.33 mg/g,。
L. Rodrigues等研究水合氧化鋯吸附磷時發(fā)現(xiàn),溫度由25 ℃升至65 ℃時,,吸附容量則由53 mg/g升至67 mg/g,,且在12 h達到吸附平衡,在pH=12時能解吸約74%的磷,。氧化鋯納米粒子吸附磷的速率很快,,在pH=6.2時可達最大吸附容量為99.01 mg/g,是吸附容量最高的吸附劑之一,,高濃度的共存陰離子對磷的吸附影響很小,,吸附的最適pH 為2~6,吸附容量在pH超過7時急劇下降,。
生物/活性炭吸附脫臭
工作原理和填料選擇
生物脫臭原理
生物脫臭是在適宜條件下利用載體填料比表面積上微生物的作用脫臭.臭氣物質先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附著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從而完成除臭過程.為了是微生物保持高活性,必須為之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比如:適宜的濕度,、pH值、氧氣含量,、溫度和營養(yǎng)成分等,。實際生產設計要求載體填料相對濕度保持在80%-95%,所以需經常噴淋原水或初沉池出水以提供水分的營養(yǎng),。
填料選擇
生物脫臭塔的最主要部分是填料,。一種好的載體填料必須滿足:容許生長的微生物種類豐富,為微生物棲息生長提供較大的比表面積,,營養(yǎng)成分合理(N,、P、K和微量元素),有好的吸水性,,自身無異味,,吸附性好,結構均勻,,空隙率大,,材料易得且價格便宜,耐老化,,運行,、養(yǎng)護簡單。常用的填料有:塑料,、半軟性塑料,、干樹皮、干草,、纖維性泥炭或其混合物,。
脫臭塔填料的堆放高度取決于所要求的停留時間和表面負荷。工程上填料高度一般為1.0-1.2m,。如果選擇的填料合適,,工藝上能做到布氣均勻、排除氣流短路的話,,最低可為0.5m.
活性炭吸附脫臭
原理:使惡臭氣體通過活性炭層,,利用物理吸附去除,;
適用物質:硫化氫和硫醇(氨和銨),。
污水除磷的方法有化學沉淀法、電解法,、微生物法,、水生物法、物理吸附法,、土壤處理法和膜技術處理法,。其中吸附法以其容量大、耗能少,、污染小,、去除快和可循環(huán)等優(yōu)點,在除磷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用單一材料直接吸附磷的研究已經成熟,,現(xiàn)在的主要研究方向已經轉為對材料進行改性后用于磷的吸附研究,改性材料的吸附研究方興未艾,。
吸附法除磷研究現(xiàn)狀
活性炭
近年來對活性炭用于吸附的研究,,大多以改性的方式出現(xiàn),通過增強活性炭的化學吸附能力來提高除磷效果。
含鐵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磷效果,,Zhengfang Wang等〔2〕對比含鐵活性炭(AC-Fe)和含鐵氧化活性炭(AC/O-Fe)后發(fā)現(xiàn),,通過硝酸氧化的活性炭(AC/N-Fe)可搭載更多的Fe,從而在活性炭表面形成大量的活性位點,,得到了比AC-Fe更高的磷吸附效果,。其中AC/N-FeⅡ和AC/N-FeⅢ的吸附過程主要以表面吸附和顆粒內擴散為主,且AC/N-FeⅡ較AC/N-FeⅢ顆粒內擴散能力強,,活化能更高,,因此綜合研究表明:AC/N-FeⅡ對磷吸附效果優(yōu)于AC/N-Fe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