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每天處理10噸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707 發(fā)布時間:2020-1-20每天處理10噸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菌種培養(yǎng)
活性污泥投加
1、接種前準備:
菌種培養(yǎng)構筑物的選擇:方便操作,,有曝氣裝置,有攪拌,利于加菌種,、進原水或營養(yǎng)液的構筑物。菌種在投加時,,方案設定應根據(jù)現(xiàn)場具備的條件綜合考慮,。如場地、施工,、運輸車輛,、臨時電源、臨時泵及管道,、水槍,、高差、過濾等因素,。菌種的粉碎對于壓縮污泥應考慮污泥的粉碎問題,,應根據(jù)現(xiàn)場的條件確定粉碎方法。粉碎方法選擇的順序為水槍——泵循環(huán)+濾網(wǎng)沖擊——曝氣,、攪拌,。2、接種量的多少:厭氧污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于水量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好氧污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于水量的 5%。
只要按照規(guī)范施工,,厭氧,、好氧菌可在規(guī)定范圍正常啟動。3,、污泥來源:厭氧污泥主要來源于已有的厭氧工程,,如啤酒厭氧發(fā)酵工程、農(nóng)村沼氣池,、魚塘,、泥塘、護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來自城市污水處理廠,,應拉取當日脫水的活性污泥作為好氧菌種,接種污泥且按此順序確定優(yōu)先級,。1,、同類污水廠的剩余污泥或脫水污泥;2,、城市污水廠的剩余污泥或脫水污泥,;3、其它不同類污水站的剩余污泥或脫水污泥,;4,、河流或湖泊底部污泥;5,、糞便污泥上清液,。
活性污泥啟動
應特別說明,菌種,、水溫及水質條件,是影響啟動周期長短的重要條件,。一般來講,,在低于20℃的條件下,接種和啟動均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冬季運行時更是如此,。因此,建議冬季運行時污泥分兩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濃縮污泥),,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為10﹪(濃縮污泥,干污泥為8%),,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
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條件,連續(xù)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7天后,,檢查處理效果,,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方可小水量連續(xù)進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顯或氣溫明顯回升時,,再次向兩池分別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藝才能正常啟動,。
污泥馴化
污泥馴化應遵循的原則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精心控制的,。污泥馴化的方法與技巧如果培養(yǎng)期間加入的主要是生活污水,,這個時候逐步降低生活污水的加入量,并逐步增加原水的進水量,,每次增加的進水量為設計進水量的5~10%,,每增加一次應穩(wěn)定2~3個周期或2天左右,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內或出水指標上升應繼續(xù)維持本次進水量,,直至出水指標穩(wěn)定,,如出水指標一直上升,應暫停進水,,待指標恢復正常后,,進水量應稍微減少,或略大于上周期進水量,。
馴化條件具備后,,連續(xù)運行已見到效果的情況下,采用遞增污水進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適應新的生活條件,,遞增幅度的大小按厭氧、好氧工藝及現(xiàn)場條件有所不同,。以此類推,,終達到系統(tǒng)設計符合?;钚晕勰囫Z化時,,也可采用體積負荷法來進行馴化,可根據(jù)化驗數(shù)據(jù),、進水指標,、系統(tǒng)指標、構筑物體積推算出單位時間的系統(tǒng)污泥負荷,,根據(jù)體積負荷來確定下個周期的進水量,。
好氧正常啟動可在10-20天內完成,,遞增比例為5-10%;而厭氧進水遞增比例則要小的很多,,一般應控制揮發(fā)酸(VFA)濃度不大于1000mg/L,,且厭氧池中PH值應保持在6.5-7.5范圍內,不要產(chǎn)生太大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水量才可慢慢遞增,。一般來講,厭氧從啟動到轉入正常運行(滿負荷量進水)需要3-6個月才能完成,。
每天處理10噸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活性污泥是一種好氧生物處理方法,,活性污泥基本概念是1912年英國的克拉克(Clark)和蓋奇(Gage)發(fā)現(xiàn)的。他們對污水長時間曝氣會產(chǎn)生污泥,,同時水質會得到明顯的改善,。繼而阿爾敦(Arden)和洛開脫(Lockgtt)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了研究。
曝氣試驗是在瓶中進行的,,每天試驗結束時把瓶子倒空,,第二天重新開始,他們偶然發(fā)現(xiàn),,由于瓶子清洗不完善,,瓶壁附著污泥時,處理效果反而好,。由于認識了瓶壁留下污泥的重要性,,他們把它稱為活性污泥。
隨后,,他們在每天結束試驗前,,把曝氣后的污水靜止沉淀,只倒上層凈化清水,,留下瓶底的污泥,,供第二天使用,這樣大大縮短了污水處理的時間,。
1916年,,應用這個試驗的工藝建成的第個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些褐色的絮狀污泥,,可以見到大量的細菌,還有真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它們組成了一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正是這些微生物(主要是細菌)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進行代謝和繁殖,,才降低了污水中有機物的含量
工作原理
活性污泥中復雜的微生物與廢水中的有機營養(yǎng)物形成了復雜的食物鏈,。先擔當凈化任務的是異氧菌和腐生性真菌,細菌特別是球狀細菌起著關鍵的作用,,優(yōu)良運轉的活性污泥,,是以絲狀菌為骨架由球狀菌組成的菌膠團。沉降性好,,隨著活性污泥的正常運行,,細菌大量繁殖,開始生長原生動物,,是細菌一次捕食者,。活性污泥常見的原生動物有鞭毛蟲,、肉毛蟲,、纖毛蟲和吸管蟲?;钚晕勰喑墒鞎r固著型的纖毛蟲,、種蟲占優(yōu)勢;后生動物是細菌的二次捕食者,如輪蟲,、線蟲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時才出現(xiàn),,所以當出現(xiàn)后生動物時說明處理水質好轉標志。其性能指標包括:混合液懸浮固體 (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數(shù)[污泥體積指數(shù)(SVI),污泥密度指數(shù)(S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