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微動力污水處理裝置
閱讀:847 發(fā)布時間:2019-7-23微動力污水處理裝置
買污水處理設備,,找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公司生產(chǎn)、銷售:一體化地埋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加藥裝置,、化糞池,、機械格柵、疊螺污泥脫水機,、壓濾機,、絮凝沉淀設備等。
可用于生活污水,、醫(yī)療污水,、診所污水、實驗室污水,、化驗室污水,、洗滌污水及工業(yè)污水的處理,。
AAO工藝
A2/O工藝(A/A/O)法是一種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它是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一種,,A2/O工藝于70年代由美國專家在厭氧—好氧除磷工藝(A/O)的基礎上開發(fā)出來的,,可用于二級污水處理或三級污水處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首段厭氧池,流入原污水及同步進入的從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本池主要功能為釋放磷,,使污水中P的濃度升高,溶解性有機物被微生物細胞吸收而使污水中BOD濃度下降,;另外,,NH3-N因細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NH3-N濃度下降,,但NO3-N含量沒有變化,。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碳源,,將回流混合液中帶入的大量NO3-N和NO2-N還原為N2釋放至空氣,,因此BOD5濃度下降,NO3-N濃度大幅度下降,,而磷的變化很小,。
在好氧池中,有機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而繼續(xù)下降,;有機氮被氨化繼而被硝化,使NH3-N濃度顯著下降,,但隨著硝化過程使NO3-N的濃度增加,,P隨著聚磷菌的過量攝取,也以較快的速度下降,。所以,,A2/O工藝可以同時完成有機物的去除和脫氮除磷等功能。
混合液進入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上清液作為處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厭氧池,,另一部分作為剩余污泥排放,。
A2/O工藝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和不同種類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
2)在同時脫氧除磷去除有機物的工藝中,,該工藝流程為簡單,,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也少于同類其他工藝。
3)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下,,絲狀菌不會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會發(fā)生污泥膨脹,。
4)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為2.5%以上,具有較高肥效,。
AAO工藝應用較為廣泛,,歷史較長,已積累有一定的設計和運行經(jīng)驗,,通過精心的控制和調(diào)節(jié),一般可以獲得較好的除磷脫氮效果,,出水水質(zhì)較穩(wěn)定,,在國內(nèi)外大中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常有采用。
AAO的主要優(yōu)點:
(1)污泥沉降性能好,,無污泥膨脹問題,,出水水質(zhì)好,并具有一定的耐沖擊負荷能力,,運行穩(wěn)定,,管理簡便。
(2)設計水深可以較大,,可以減少曝氣池占地,。
(3)運行中勿需投藥,兩個A段只用輕輕攪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運行費用低
(4)系統(tǒng)可操作性強,可嚴格控制出水水質(zhì),。
(5)運行管理經(jīng)驗成熟,。
氧化溝
氧化溝工藝是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和發(fā)展,突出的優(yōu)點是在保證穩(wěn)定的處理效果前提下,,占地面積小,,運行管理簡單,降低了總投資和運行費用,,同時除氮,,除磷的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工藝也有許多類型,按池型,,運行方式,、曝氣設備的差別,目前較流行的有兩種:T型氧化溝(三溝氧化溝),。
氧化溝又名氧化渠,,是一種無終端連續(xù)流環(huán)形反應生物器,是活性污泥的一種改良方法,。因為廢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環(huán)狀的曝氣溝渠中不斷循環(huán),,又被稱為“連續(xù)循環(huán)曝氣池”。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為卡魯塞爾氧化溝工藝,。氧化溝的基本特點是污水在一個首尾相接的閉合溝道中循環(huán)流動,,溝內(nèi)設有曝氣和推動水流的裝置,污水在流動過程中得到凈化,。
大部分的氧化溝平面呈環(huán)狀溝渠形,,由池體、曝氣設備,、進水分配井,、出水溢流堰和自動控制設備等部分組成。曝氣設備又是氧化溝的主要裝置,,它起著供氧,、推動水流作水平方向的流動和防止活性污泥沉淀等作用。常用曝氣設備有表面曝氣機,、曝氣轉(zhuǎn)刷,、剪切式轉(zhuǎn)盤曝氣機、射流曝氣器和導管式曝氣機等,。曝氣設備通常安裝在溝體直線段的適當位置上,,并應考慮通過改變曝氣機的轉(zhuǎn)速或淹沒深度來調(diào)節(jié)曝氣機的充氧能力,以適應運行的要求,。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把生物處理與膜分離相結(jié)合的一種組合工藝,,在生物反應器中置入中空纖維膜組件,過濾中空纖維膜為超濾膜(UF),,孔徑范圍為0.04μm,,主要用于對懸浮液和有機物進行截留。其特點可使生物反應池內(nèi)維持一定濃度的微生物量,,對污水進行凈化,。
該技術是一種*的污水處理技術,其核心是基于浸入式高強中空纖維膜分離和生物反應技術,,將懸浮生長生物反應器與超濾膜分離系統(tǒng)一體化,,用超濾膜分離方法替代了傳統(tǒng)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中的二沉池和砂濾系統(tǒng),。其特點是處理水水質(zhì)非常好,懸浮固體,、CODcr ,、NH3-N、BOD5 和濁度很低,,可直接回用作雜用水,,比如飲用水以外的生活雜用水,園林綠化,,洗車等,;工業(yè)用水,比如循環(huán)冷卻用水或直接作為反滲透進水,、生產(chǎn)鍋爐補給水和電子工業(yè)超純水,。
超濾膜通常是直接浸沒在曝氣池中,直接與生物反應混合液接觸,,通過過濾泵的負壓抽吸使濾后水通過外壓式中空纖維膜達到固液分離的作用,。負壓抽吸的壓差非常低,大只有2.2 米的水頭,,單位處理水所需的能量較小,。在過濾過程中,通過鼓風機在膜的底部通入空氣,。一方面氣流上升產(chǎn)生的湍流對中空纖維膜的外表面產(chǎn)生擦洗作用,從而可連續(xù)清除掉膜表面上粘附的固體物質(zhì),,防止或降低膜的污染或堵塞,;另一方面這種氣流同時也具有曝氣作用,可提供生物降解所需要的大部分耗氧量,。生物降解所需要的其余部分氧還要通過擴散曝氣系統(tǒng)來完成,。生物反應中產(chǎn)生的過量污泥直接從超濾膜池中排出。
微動力污水處理裝置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特征:
1)對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降解,、硝化菌將NH3-N硝化為NO3-,,對有機物去除率在95%以上;對氨氮去除率在97%以上,。
2)預處理過程簡單,,不需要大量投加化學藥劑,操作過程簡單,;
3)回收率高,,水的回收率可達到99%以上, 這種靈活性容許操作員在流入的未凈化水品質(zhì)惡化時通過降低回收率減少對隔膜的“壓力”,,但同時產(chǎn)生相同總量和品質(zhì)的凈化水,;
4)系統(tǒng)使用邏輯進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包括流量傳送器和壓力傳送器等等。這種高度受控的系統(tǒng)方法可用于設計靈活的系統(tǒng)并提高操作員接口的低要求,;
5)空氣沖洗保證在各種流入條件下都能可靠運行,;
6)自動反沖保證在較低的過膜壓力下提高整體膜通量;
7)占地面積小,,只有傳統(tǒng)工藝的10~20%
8)使用壽命長,,連續(xù)運行時間可達7萬小時,斷絲率小于1‰,。
污水經(jīng)格柵截留大顆粒污物后流入調(diào)節(jié)池,,調(diào)節(jié)池采用曝氣式,以均衡水質(zhì)水量,,并通過曝氣攪拌避免污物沉淀,。調(diào)節(jié)池后部設缺氧池,好氧處理采用兩級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接觸氧化是處理流程中重要的部分,,大量有機物在這里被細菌好氧降解。采用多級分段式接觸氧化,,形成逐級負荷遞減系統(tǒng),,使接觸氧化在去除率、抗沖擊負荷,、出水水質(zhì)等方面更具優(yōu)勢和可靠性,。
生物接觸氧化出水再經(jīng)過過濾、消毒,,即可完成深度處理中水回用,。
工藝流程:
為了達到排放要求,處理工藝采用以生化處理A/O法為主處理的二級處理法A/O工藝,,即缺氧—好氧污水處理工藝,,該工藝具有適應能力強,耐沖擊負荷,,高容積負荷,,不產(chǎn)生污泥膨脹,排泥量少,,脫氮效果較好等特點,,特別適合于中小型污水處理站選用。A/0工藝由缺氧池和好氧池串聯(lián)而成,,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可以取得良好的脫氮效果,。該工藝的顯著特點是將脫氮池設置在除碳過程的前部,即:先將污水引入缺氧池,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將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態(tài)氮(NO—x-N)還原成N:,,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污水接著進入好氧池,,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消化降解,,好氧池后設置二沉池,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以提供充足的微生物,,同時將好氧池內(nèi)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以保證缺氧池有足夠的硝酸鹽,。
缺氧池
缺氧池一般采用上流式污泥床反應器的形式,,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2—4小時,池底為污泥床,,污泥床厚度通??刂圃趌一1.2m之間,進水系統(tǒng)可采用脈沖進水中阻力布水系統(tǒng),,底部設布水管,,運行時污泥呈懸浮狀態(tài)。污泥床平均濃度為30—359/L,,污泥負荷為O.30—0.35kgBOD,,(kgMLSs·d),污水中DO濃度小于0.2m∥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