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固態(tài)光源技術在生物成像與工業(yè)檢測中的性能提升
生物醫(yī)學成像和工業(yè)計量的照明系統(tǒng)規(guī)格通常集中在光譜,、空間和時間的光輸出特性上,。Lumencor的技術支持總監(jiān)Iain Johnson和我們分享了固態(tài)光源陣列——LED、發(fā)光管和激光器組合成的固態(tài)光引擎如何實現規(guī)格定制,,以滿足特定應用的照明要求,。
固態(tài)光引擎是一個集中控制的固態(tài)光源陣列,其輸出合并到一個共同的光學傳輸系統(tǒng)中(圖1),。光源的輸出可以并行激活以產生白光(圖2),,或在需要分離的波長時,也可按順序進行激活(圖3,、圖4),。光源本身可以采用一種固態(tài)照明技術,即LED,、光導管或半導體激光器,,也可以對這些光源技術進行組合。這可以根據zui終用戶的應用對亮度,、角度分布和輻照度的要求進行定制,。根據這一定義,光引擎輸出的光譜分布可以通過加法組合,,而這與傳統(tǒng)的寬光譜照明設備(電弧放電和白熾燈)形成鮮明對比,。傳統(tǒng)的照明設備產生的光譜分布在物理上是不變的,只能通過選擇性的阻擋和衰減來調整,。從工程學的角度來看,,固態(tài)光源的第二個主要優(yōu)點是,它的輸出可以在強度(圖2,、圖4)和時間(圖4,、圖5)方面進行精確控制。因此,,光譜輸出單元件的差異很?。▓D2),這使得光引擎應用于不同成像系統(tǒng)時,所獲得的數據質量能保持一致,。
圖1.固態(tài)光引擎及其輸出光譜的概念圖。四個固態(tài)光源的輸出被合并入一個共同的光路,,并通過光導耦合進入纖維及或者圖像掃描儀,。在實際操作中,光源可以是2-21個,,具體數量取決于應用要求,。光源可以是LED、光導管或半導體激光器其中的一種或組合,。它們的輸出可以經過濾波(F)以細化光譜,。輸出光的一部分會被分離出來,并導向參考光電二極管(rPD),,以提供控制反饋,。
在大多數生物醫(yī)學成像應用中,不需要持續(xù)照明,,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會起到反效果,影響實驗數據,。通常情況下,,照明與相機曝光會同步進行。這里有兩個重點:首先是光源間的切換速度,,其次是脈沖間隔的復現性,。相比和機械濾光輪耦合的白光照明器(約50ms的切換時間),光引擎可以做到小于1ms的光源間切換(圖4),,縮短了獲取多色圖像Z軸堆疊或者玻片掃描所需的時間,。脈沖間的積分不變形(圖5)是決定延時圖像序列保真度的關鍵因素。每個脈沖的積分量化了在延時序列中每次曝光所需的照度,。脈沖之間的照度差異越小,,樣品動態(tài)行為的敏感度就越能增加,這在圖像幀到幀的變化間可以體現,。
圖2.28臺SOLA V-nIR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的光譜輸出曲線疊加,。光引擎的總光輸出由光譜曲線所包圍的區(qū)域來量化。所有28臺光引擎的平均輸出功率為4558mW,,標準差(n=28)為91mW,,相當于2%的方差系數(CV)。
圖3.SPECTRA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的光譜輸出,,包括LED,、發(fā)光管或激光器,。發(fā)光二極管和光導管的波長規(guī)格(nm)代表了中心波長(CWL)/半高全寬(FWHM),已經通過內置的濾光片來改進光源輸出,。功率(mW)是在光導(連接到顯微鏡或光學掃描儀)的遠端測量得到的,。
集成三種不同類型的固態(tài)光源,可以在整個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內提供均勻的功率輸出,。
圖4.由TTL觸發(fā),,AURA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交替輸出485nm(約0.5ms寬)和560nm(約3ms寬)的脈沖(示波器記錄)。圖中顯示了兩條疊加的示波器軌跡,,其中485nm的強度通過RS232串行命令從100%調整到55%,,而560nm的強度保持不變。485nm和560nm的脈沖時間間隔為0.25ms,。
圖5.模擬光電二極管(APD)檢測來自一臺5光源的AURA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發(fā)出的5ms光脈沖,。圖中展示了10個脈沖序列,代表了每次數據采集中記錄的150個連續(xù)脈沖,。計算了150個脈沖序列中每個脈沖的積分光輸出。對于555/28 nm輸出,,150個脈沖的方差系數(CV)在555/28 nm脈沖串中為0.23%,,在635/22 nm脈沖序列中為0.20%。其他三個源通道的CV值相似(0.15-0.25%),。
除了光譜帶寬(圖3)以外,,固態(tài)LED、光導管和激光器之間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其光輸出的角度分布,;LED和激光器之前的zui大區(qū)別如表1所示,。對于寬場顯微鏡應用,LED光源配置為科勒照明產生的均勻照明,,輻照度范圍為1-100mW/mm2,。然而,單分子定位顯微鏡(SMLM)需要更高的輻照度,,通過鏈接到顯微鏡臨界落射照明器(critical epilluminator)的CELESTA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可以在樣品表明提供10^4mW/mm2的輻照度(圖6)。臨界照明的使用是由科勒照明在光學上的低效率所決定的,,因為科勒照明并沒有覆蓋整個光源表面或者發(fā)射光的全部角度分布,。在臨界照明中,光源被直接成像到樣品平面上,,這種方法更為高效,,但對光源輸出中的任何空間不均勻性也更為敏感。臨界落射照明器的作用是均勻化任何空間上的不均勻性,,以產生與典型scmos相機傳感器尺寸(~200mm2)相匹配的高輻照度照明場,。
Light Source | Power(mW)① | light guide ② | Light Guide Cross Section | Area(mm2) | NA ③ | Etendue (mm2 sr)④ |
LED | 500 | Liquid light guide | Circle, 3mm dia | 7.07 | 0.30 | 2.00 |
Laser | 800 | multimode fiber | Square, 0.4*0.4mm | 0.16 | 0.22 | 0.02 |
表1. 光源比較
①輸出功率是在zhi定光導的遠端測量的
②使用光導將光源輸出耦合到顯微鏡或光學掃描儀
③光導的數值孔徑
④光通量積決定了光學檢測系統(tǒng)有效利用光源輸出的能力,。當光源的光通量積與光學系統(tǒng)的光通量積緊密匹配時,可以獲得很好的性能,。sr=球面弧度,。
針對光驅動生物技術以及工業(yè)應用,優(yōu)化光源的選擇性需要全面考慮儀器的光譜,、空間和時間要求,,這些正是需要照明光源來支持的。通常一種技術盡可以滿足其中的部分要求,,所以策略即是混合多種技術來滿足全部需求,。復雜的光引擎可以提供這樣一種集成的方法來混合光源,并克服任何給定技術的基本限制,,例如,,在熒光分析中,LED在500-600nm的光中由于臭名昭著的“綠色間隙"功率和亮度往往無法滿足,;或者相對于毫秒級的切換時間,,任何弧光燈的開/關不穩(wěn)定性;又或者廣譜光源進行多路復用研究時,,譜寬也帶來了限制,。如今各種固態(tài)光源各有優(yōu)劣,只有仔細評估它們的優(yōu)點與局限性,,才能為光驅動生命和材料科學應用的廣泛領域找到zui合適的照面解決方案,。
圖6.使用CELESTA光引擎(Lumencor, Inc., Beaverton OR),通過一根直徑800um的光纖耦合到安裝在尼康Ti/Ti2顯微鏡的臨界落射照明器上,,并產生均勻的熒光玻璃成像,。使用尼康60/1.4 NA Plan Apo物鏡和Andor的 Zyla 5.5 (2560 x 2160 pixels) scmos相機進行圖像捕捉。圖表顯示了相機沿著標記為紅色的對角線所記錄的灰度值,。右上角的插圖展示了使用尼康10X/0.3 NA Plan Apo物鏡成像的同一樣品,。
更多詳情請聯(lián)系昊量光電/歡迎直接聯(lián)系昊量光電
關于昊量光電:
上海昊量光電設備有限公司是光電產品專業(yè)代理商,產品包括各類激光器,、光電調制器,、光學測量設備、光學元件等,,涉及應用涵蓋了材料加工,、光通訊、生物醫(yī)療,、科學研究,、國防、量子光學,、生物顯微,、物聯(lián)傳感,、激光制造等;可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設備安裝,,培訓,,硬件開發(fā),軟件開發(fā),,系統(tǒng)集成等服務,。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