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ku:Pro的頻率響應分析儀
1. 介紹
本文主要介紹如何使用新的In÷In1測量模式,。Moku:Pro的頻率響應分析儀(FRA)旨在用掃頻正弦波驅動被測器件(DUT),并通過直接變頻接收器檢索幅度和相位響應,。在 2.4.0 軟件更新之前,測得的幅度響應可以表示為以 dbm 為單位的絕對幅度或以 dBm 為單位的相對輸入÷輸出幅度,。動態(tài)參考模式現(xiàn)已在zui 新版本的Moku軟件的Moku:Pro上可用,。在這種模式下,幅度響應以In÷In1(dB)為單位測量,,它使用輸入1上的信號對每個輸入信號進行歸一化。因此,,F(xiàn)RA可以連續(xù)測量DUT輸入端的驅動信號幅度,,并動態(tài)改變分母以進行相對幅度計算。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如何使用In÷In1測量模式來隔離多級濾波器中單個組件的頻率響應,并通過整形驅動信號來增加測量的動態(tài)范圍,。具體參數(shù)如下:
2. 隔離多級濾波器的頻率響應
在許多設計中,,電子濾波器是通過將多個濾波器組合成多級濾波器制成的,。In÷In1模式允許用戶連續(xù)探測DUT輸入端的驅動信號,并將其用作相對幅度計算的參考,。因此,,后續(xù)DUT的頻率響應可以與系統(tǒng)的整體頻率響應隔離開來,而無需改變驅動點,。在本例中,使用兩臺多儀器模式(MiM)的數(shù)字濾波盒儀器創(chuàng)建了一個兩級濾波器,。在每個濾波器級之后部署FRA來探測頻率響應,,如圖1所示,。
圖 1:創(chuàng)建兩級濾波器并由 FRA 以 MiM 為單位進行測量
如圖2(a)所示,,通過在In÷Out模式下配置FRA,測量了第1級(紅色)和整體傳遞函數(shù)(藍色),。通過切換到In÷In1模式來檢索第二級的隔離頻率響應(藍色),,如圖2(b)所示。
圖 2:具有 (a) 輸入÷輸出 (dB) 和 (b) 輸入÷輸入 1 (dB) 模式的兩級濾波器測量的頻率響應
3. 擴展測量動態(tài)范圍
決定動態(tài)范圍的電壓上限和下限受輸入范圍和模擬前端噪聲的限制,。對于具有高衰減的DUT器件,,高振幅驅動源可提高DUT的zui小響應,。因此,可以以dB為單位測量非常高的衰減,。另一方面,,高驅動電壓可能會使低衰減的DUT的輸入飽和。對于幅度響應隨頻率變化較大的DUT,,使用恒定驅動源很難測量高動態(tài)范圍內(nèi)的頻率響應,,如圖3所示。在Moku:Pro的輸入和輸出之間連接了一個帶通濾波器,。用2 Vpp驅動輸出捕獲穩(wěn)定的紅色跡線,,用100 mVpp驅動輸出捕獲微弱的紅色跡線。較高的輸出幅度在100 kHz以下提供了明顯更好的底線,。但是,,測量在通帶處被削波,。
圖 3:帶通濾波器的頻率響應,具有 2 Vpp(穩(wěn)定紅色)和 100 mVpp(微弱紅色)驅動信號
在本例中,,F(xiàn)RA的掃頻正弦波首先由另一個儀器插槽中的數(shù)字濾波器整形,而不是使用恒定輸出功率,,允許DUT的阻帶具有更高的輸出功率,,而在DUT的通帶中具有較低的輸出功率,如圖4(a)所示,。然后,整形輸出作為參考發(fā)送回FRA的輸入A,,并發(fā)送到輸出1以驅動DUT,。啟用In÷In1模式后,測量頻率響應的動態(tài)范圍顯著改善,,如圖4(b)所示。
圖 4:帶通濾波器與成形掃頻正弦波的頻率響應,。(a) MiM配置和過濾器設置;(b) 測得的高動態(tài)范圍頻率響應
4. 總結
FRA中的In÷In1模式可以將子組件的頻率響應與更復雜的系統(tǒng)隔離開來,并塑造正弦掃描輸出以提供更大的測量動態(tài)范圍,。要了解有關 2.4.0 更新的新功能的更多信息,,請聯(lián) 系我們。
關于昊量光電:
上海昊量光電設備有限公司是光電產(chǎn)品專 業(yè)代理商,,產(chǎn)品包括各類激光器,、光電調(diào)制器、光學測量設備,、光學元件等,涉及應用涵蓋了材料加工,、光通訊,、生物醫(yī)療、科學研究,、國 防,、量 子光學,、生物顯微、物聯(lián)傳感,、激光制造等,;可為客戶提 供完 整的設備安裝,培訓,,硬件開發(fā),,軟件開發(fā),,系統(tǒng)集成等服務,。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