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胃法:此法給藥劑量準確,,是借灌胃器將藥物直接灌到動物胃內的一種常用給藥方法
口服給藥:是把藥物混入飼料或溶于飲水中讓動物自由攝取,。此法優(yōu)點是簡單方便,,缺點是劑量不能保證準確,,且動物個體間服藥量差異較大,。
注射給藥法:注射給藥劑量準確,、作用快,,是動物實驗中常用的給藥方法,給藥時應注意針頭的選擇,,通常包含以下幾種方法:
1. 皮下注射法
2. 皮內注射法
其他給藥法:除上述較常用的給藥途徑外,,還有其他一些給藥方法,如呼吸道給藥,、皮膚給藥,、腦內給藥、直腸內給藥,、關節(jié)腔內給藥等等
案例展示
一,、給藥途徑和方法
給藥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根據實驗目的,、實驗動物種類和藥物劑型,、劑量等情況確定。
(一)注射給藥法
1,、皮下注射:
注射時,,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提起動物皮膚,右手持注射器,,將注射針刺入皮下,,若針頭容易擺動則證明針頭已在皮下,推送藥液,。拔針時,,輕按針孔片刻,,防藥液逸出。皮下注射的部位,,一般小鼠在背部,,大鼠在背部或側下腹部,豚鼠在大腿內側,、背部和肩部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兔在背部或耳根部,貓,、狗常選用大腿外側,。
2、皮內注射:
局部脫去被毛,,消毒后,,用皮試針頭緊貼皮膚皮層刺入皮內,然后再向上挑起并再稍刺入,,即可注射藥液,。注射后可見皮膚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
3,、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一般選用肌肉發(fā)達,、無大血管經過的部位,多選臀部,。注射時針頭要垂直快速刺入肌肉,,如無回血現象即可注射。大,、小鼠體小、肌肉少,,很少采用肌肉注射給藥,,如必須肌注給藥,常在股部注射,。
4,、腹腔注射:
先將動物固定,然后在左或右側腹部將針頭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時約 0.5 厘米,,再使針頭與皮膚呈45度角方向穿過腹肌刺入腹腔,此時有落空感,,回抽無腸液,、尿液后,緩緩推入藥液,。
5,、淋巴囊注射:
蛙類常采用此法,,其皮下有數個淋巴囊,注入藥物甚易吸收,。腹部淋巴囊和頭背淋巴囊常作為蛙類給藥途徑,。一般多選用腹部淋巴囊給藥。注射時將針頭從蛙大腿上端刺入,,經大腿肌層入腹壁肌層,,再進入淋巴囊,然后注入藥液,。
6,、靜脈注射:
小鼠和大鼠的靜脈注射:常采用尾靜脈注射。鼠尾靜脈共有3根,,左右兩側和背側各1根,,兩側尾靜脈比較容易固定,故常被采用,。操作時,,先將動物固定在暴露尾部的固定器內(可用燒杯、鐵絲罩或粗試管等物代替),,除毛后置尾巴于 45~50 度的溫水中浸泡幾分鐘或用75%酒精棉球反復擦試使血管擴張,,并可使表皮角質軟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兩側,,使靜脈充盈,,注射時針頭盡量采取與尾部平行的角度進針。開始注藥時宜少量緩注,,如無阻力,,表示針頭已進入靜脈,如有白色皮丘出現,,說明未穿刺入血管,,應重新向尾部方向移動針頭再次穿刺。注射完畢后把尾部向注射側彎曲以止血,。如需反復注射,,應盡量從尾的末端開始。